期刊导读

历史研究的时代担当

【编者按】2014年,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教授(Hans van de Ven)出版了关于中国近代海关史著作Breaking with the Past:the Maritime Customs Service and the Global Origins of Modernity in China;2017年7月,姚永超、蔡维屏合作翻译的中文本《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化的全球起源》由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中文本出版后受到国内各大媒体的广泛关注。2,《海关与经贸研究》编辑部以此为主题举办专题研讨,邀请译者姚永超副教授以及中国海关学会、上海海关学会、安徽海关学会、厦门海关学会、中山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共同参与。现将部分参会专家的发言内容编发,以飨读者。 英国剑桥大学方德万教授的专著《潮来潮去:海关与中国现代性的全球起源》(以下简称《潮来潮去》),2轿魅嗣癯霭嫔绺惰鞒霭妫馐侵泄9厥费芯康挠忠谎趿ψ鳌=鞔讼蚍降峦蚪淌诒硎局孕淖:兀币哺行灰τ莱⒉涛亮轿焕鲜Φ男燎谂Γ撬侨梦颐怯行铱吹阶ㄖ闹幸氡尽? 一、《潮来潮去》的著述、翻译特点 《潮来潮去》全书除导论和后记外,共分七章,合计35万字,聚焦中国近代海关从诞生到衰落的百年历史,叙述那些年中国海关发生的人和事,阐释近代中国海关在中国现代性方面的种种努力与尝试。读后令人耳目一新,归纳起来,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引用资料丰富,翔实可靠 作者得益于多年前与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合作项目,期间对中国近代海关历史档案进行了全面耙梳和整理,因此有机会查阅了旧中国海关留下的许多官方档案资料和海关出版物。由于近代海关有一套严谨科学的文书档案管理制度,“旧中国海关仍是文献保存最完好的机构”。另外,作者利用在英国剑桥大学工作之便,对保存在英国外交部、高等学校和博物馆的旧中国海关文献档案,海关洋员家族与后代珍藏的日记、信函、回忆录等都能广泛查阅并使之为其所用,这些都为该书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珍贵资料。从书中的大量注释足见作者引用资料的广泛,让我们感知作者所做的资料准备工作是非常充分的。 (二)视角独特,观点客观不乏创新 以往我国不少学者在选择旧中国海关历史研究领域时话题一般较为沉重,在描述和评论旧中国海关历史的关键之处时,经常会使用谴责的语气,流露愤慨的感情,脱离不了帝国主义侵略、外国侵华的帮凶等词汇,而方教授在学术上能以客观中立为原则,不偏中也不偏西,就海关对中国现代性的若干方面摆出大量史实,而不急于做出价值判断和政治评判,力求做到客观公正。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中国近代海关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之前,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学者费正清把中国近代海关比作“共治机构”,厦门大学陈诗启教授把近代海关视作畸形的“国际官厅”,方教授则把海关界定为“边界政权”,是具有中西混合特质的“政权”,而且勾勒出它从诞生到消亡的百年历史沉浮的画面,从中发现这一“政权”与中国政府、西方国家关系交往中夹缝求生存发展的规律。方教授的做法既把西方现代元素回写到近代中国历史中,又观照到中国的本土特质。在方教授的笔下,近代中国海关在官僚机构建设、财政税收、金融债券、外交与战争、高等教育、邮政、海务设施及舰艇、铁路等方面的作用,都有文字涉略,只是有的重点论述,有的一笔带过,但都离不开现代性这一独特视角与话题,这是中国近代海关史研究领域的一种创新。此外,书中常有一些独到见解。例如,他认为近代海关的构建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英国的文官路线,但也采纳了中国官僚体制中的做法;虽然新式海关引入了更多新措施,但从机构的名称、保留低税率和海关监督的角色上看,新式海关是从榷关延续而来的;在谈到海关与辛亥革命的关系时,他认为因为海关的疏离,使革命中产生的中国无法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独立的共和国;对海关驻伦敦办事处的评论,他认为是海关传播中国、让西方了解中国的机构。诸如此类,不一而举。 (三)叙事风格新鲜,趣味生动 全书有别于同类历史研究专著中常见的枯燥单调的撰写风格,每一章节中都富有强烈的历史穿越感和浓厚的现实感,增加了全书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作者曾利用多次来华出差的机会,前往中国近代海关建筑物所在地游历,用文字记录下这些中国近代海关遗产的“前世今生”,这些记录让人读后有身临其境、触景生情的冲动。正是作者秉持的实证主义态度,让我们有幸了解到中国近代海关海关大楼、文物档案的历史沧桑。他还把历史研究放入一个长时段进行考察,不拘泥于中国近代海关的百年历史,而是延伸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变迁。尤其是作者对海关历史人物如总税务司李泰国、赫德、安格联、易纨士、梅乐和、李度、丁贵堂以及相关税务司的描述,形象鲜活,把他们的性格特征、为人处事风格刻画得栩栩如生。作者把他们“当作独立的个体来看待,有些人有趣、精明、慷慨,有些人傲慢、狭隘、自私”,在作者眼中他

上一篇:西汉盐铁会议与财政政策

下一篇:中国古代茶专卖制度的历史研究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