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量化历史研究】“散装”的省份:帝制中国是

大家好,我们的搞笑风水摆布第一人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本文为“量化历史研究”第427篇推送
元朝疆域图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中国作为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各省之间经济、文化上的差异常常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但省份的划分究竟是按照什么原则进行的?一种观点认为,帝制中国的统治者在划分省界时往往会故意不完全按照地理因素进行,而是让各省之间“犬牙相制”,以压制地方的自治倾向。新加坡国立大学Tuan Hwee Snga 等人在“Are China's provincial boundaries misaligned?”一文中,对这一假说进行了检验。
一般意义上,行政区划的划分主要参考地理因素,如海拔、河流等等。在此基础上,如图1所示,作者提出了省界划分的两种模式。假定浅色区域种植小麦,深色区域种植水稻,且二者都有山地环绕。
如果按照(A)的方式划分省界,地方的行政效率能够得到最好的保证,各省一方面能够进行生产的专业化,另一方面单独管理一条河流,在治水的时候也不用进行横向沟通。反过来,这样划分的各省份也使得地方政府更容易向中央政府隐瞒信息,增加地方的自治倾向。
而如果按照(B)的方式划分省界,地方政府的自治倾向就会得到遏制,中央政府也能够通过各省份之间的横向比较来防止地方政府对信息的隐瞒。因此,统治者在划分省界时就面临着在“行政效率”和“政治稳定”之间的权衡取舍。
?图1? 省界划分的两种理论模式
为了衡量省界被非自然调整的程度,作者试图构建一组更“自然”的省界,来和事实的行政区划进行比较。作者划分自然省界的主要标准有三:河流流域、相对规模和省份的紧密程度。具体来说,自然省界的划分要尽量避免同一条河流的流域在不同省份之间的划分;各省的大小不能差异过大;省份的形状要相对紧密,以避免信息沟通上的困难。按照这些原则,如图2(A1)所示,作者利用ArcGIS勾勒出了这些理论上的省界。
图2? 假想省界与实际省界(流域法)
除流域法之外,作者还按照成本距离法计算出了另一种可能的省界。所谓成本距离,指的是两点之间最容易通行的路线的长度。因此作者选取现实的省会作为基准,地图上每一点到哪个省会的成本距离最小,在理论上就属于哪个省份。
图3? 假想省界与实际省界(成本距离法)
在(A2)和(B2)两图当中,灰色的部分代表实际省份和理论省份之间不重叠的区域。作者构建了一个重合指数来衡量理论省份与实际省份之间的差异大小, 实际省份和对应的假想省份之间的重合指数为:
其中即为实际省份和假想省份之间重叠面积占实际省份面积的比例,反之亦然。越大表明两者之间重合比例越高,政府刻意调整的程度越低。
由图4可知,无论采用哪种假想省界,作者研究的区域当中重合指数最低的五个省份分别为安徽、江苏、陕西、河南和山西。
图4? 实际省份的重合指数
这些省界被调整程度比较高的省份基本都分布在秦岭-淮河一线。作者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秦岭-淮河一线在传统中国出现分裂的情况时经常成为南北方对峙的前线,因此对于统一中国的帝国统治者来说具有关键性的战略作用。中国的“省份”最初出现于蒙元统治时期,根据钱穆的观点,由于元代的省份已经具有了行政功能,元朝统治者特别地调整了省界,以降低地方出现独立倾向的可能。
举例而言,开封及其周围的区域在传统意义上被视为中原地区的一部分,而元朝则将其和两淮地区划分在一起;江西和岭南地区虽然在地理上割裂,也被划分为了同一个行省。图4中重合指数最低的两个省——江苏和安徽——是在清朝分割并创立的。综合数据分析和历史事实,作者认为传统帝国的统治者的确特别调整了省份的界线,以降低地方的自治倾向,稳固自身的统治。
关于省界划分的问题不仅具有历史的意义,对于现实的经济治理也有借鉴作用,因为成型于清代的省界在今天基本上仍然在发挥着作用。前人研究表明,非自然的省份划分增加了各层级政府之间传递信息的成本,对于政府治理的效率存在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权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与维持国家团结稳定之间的关系,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探讨的问题。

上一篇: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