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中西方“双重城”空间结构形成过程的比较研究

导语

城市表达了居住地外观在过去和现时生活中的一般趋向和特性,城市的结构形态是长期变化过程的结果,并把历史层理传递给城市景观[1]。对于在时、空两个向度上都很复杂的城市,通过比较研究相似形态构造的累积变化过程,进而总结发生学规律,有益于对城市历史景观的深入识别。本文聚焦于在中国和欧洲都曾盛行过的城市在某一历史时期内同时并存双重城墙或两座城池的现象①,比较“双重城”空间形态发生过程的异同,并由表象的描述性研究延伸至深层的成因性研究,探讨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背后的规律、特征及影响因素。

1 比较的基础:限定的历史时期和地理空间

将社会发展形态都很特殊的时代或地形条件差异极大的地区进行对比,通常会使比较双方呈现出巨大的异质性,对研究发生学规律的意义不大。有鉴于此,选取比较对象时除了考虑城市空间构造上的相似性,还需要确定可以对比的历史时期和地域背景。

本文选择的可比较的时期是历史学中的中古时期,即公元5—16世纪。在欧洲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到15世纪末新航路开辟之前,而相对应的在中国则是南北朝到明朝这段历史时期。中古时期的前期,罗马帝国和汉帝国的相继解体分别使欧洲和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文化遭受破坏,很多历史古城被废弃。欧洲在经历了几百年民族迁徙征战、经济文化低潮之后,直至11世纪城市重新兴起,其中一些城市基于已存在的聚落,加筑了防御性围墙,形成军事城堡(burg),而后又随着城市空间的拓展逐渐演化出二重甚至更多重城墙。14世纪起西方商业资本的活跃促使封建经济走向衰落,社会形态改变,文艺复兴开始,此时欧洲已经出现很多具有多重城墙的城市。而在东方的中国,同样经历了近200年的南北朝大分裂时期,而后在公元6世纪末至13世纪摆脱了分裂,再次建立统一的杨隋、李唐王朝,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顶点。之后虽然也有短暂的割据动乱,但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漫长的筑城史中,作为城市行政核心的子城②及由它与罗城组成的重城形制萌芽于汉,产生于南北朝,普及于唐,宋代开始衰落,最终于元末消失[2]。由单一城池向多重城池的转变过程,多见于唐宋时期。综上,在公元5—16世纪,中世纪的欧洲和封建制度发展中的中国经历了类似的由衰转盛的历史进程,但也存在着发展历程的时间差和社会形态上的异质,这是中西封建社会城市形态对比的一个基础。

从地理环境来看,莱顿城(Leiden)坐落在荷兰西部滨海地区,莱茵河、马斯河和斯凯尔特河的三角洲区域,地势平坦,有少量丘陵;伍斯特市(Worcestern)位于英格兰塞文河东岸的米德兰平原之上;宁波明州府城地处宁绍平原,姚江、奉化江和甬江三江交口;扬州位于长江北岸、江淮平原南端。本文选取的城市,或处于大河流域的平原地区,或处于以农业生产方式为主的河谷丘陵地带,相似的地理环境是比较的另一个基础。

2 双重城结构形成过程的比较

2.1 新城之中套旧城的“双重城”

2.1.1 中古时期莱顿城

莱顿城坐落在荷兰西部靠海地区,市中心有莱茵河穿过。城市起源于为军事防御而建造的城堡,后逐步发展成大城之中套一座小城堡的双重城结构,其演化过程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公元13世纪中叶以前以高地城堡为核心的军事基地

莱顿城起源于新、老莱茵河交汇处的三角形地区。公元12世纪开始,以岗丘上的伯爵城堡为核心,逐渐建成围合的城墙,城墙内是军事防御基地。城墙外岗丘之下,围绕宗教中心高地教堂(Hooglandsekerk)已形成小片居民聚集区,但还不能构成真正的城市,整个地区仍是以军事防御功能为主的“城市起源地”。

(2)公元13世纪中叶至13世纪末,获得商业功能,形成早期城市

军事基地良好的交通地理区位为城市成长创造了条件。随着欧洲社会逐渐稳定、商业活动复兴,1250年开始,不断有商人和工匠迁徙到新莱茵河南岸,建造堤岸街。1266年建市以后,在城堡和南岸之间的河段逐渐发展出定期的水上集市。便利的水路交通促进了贸易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批来自南方比利时伊普尔(Ypers)的难民,而他们带来了新的毛纺织和加工技术,大幅提升了莱顿城服装加工业水平[1]。在商业街持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南岸的腹地也逐渐建造起容纳更多住宅、店铺和手工业作坊的城市新区,其布局具有中世纪城市的特点,宗教建筑彼得教堂(Pieterskerk)居于中心。

上一篇:发现行动者:社会学观念在史学研究中的应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