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由教学大纲看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引言

新中国成立七十年来,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它伴随着国家发展的步伐,经历了多次转型和多个阶段的发展,从最初一门不受重视的课程发展成了影响数以万计大学生学业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开放推动了高校非英语专业英语教学的发展,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又提高了大学生乃至整个社会的英语水平,促进了国家的发展。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为契机,回顾、总结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历程,并对今后的大学英语教学进行展望,对进一步推动英语教育的继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

大学英语课程是指为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开设的英语课,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在1986年以前,大学英语被统称为公共英语,是大学阶段重要的课程之一。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50至70年代:复苏阶段

我国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从1956年起,各高校陆续开设大学公共英语课。1960年以后,大学中修读英语课的学生人数增加较快;到1972年恢复高考后,各高校普遍开设了公共英语课。教育部在1962年6月公布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份大学英语教学大纲——《英语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李良佑、张日,等 1988),此时的要求较低,教学目标是为学生能阅读本专业英文书刊打下语言基础,教学以阅读为主,采用语法翻译法,教材一般为由各校英语教师为本校非英语专业学生编写的非公开出版的讲义,即各校结合学生所学的专业自编教材。但由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该大纲形同虚设,高校公共外语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

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90年代初期:起步阶段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1978年8月,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外语教育座谈会,廖承志副委员长作了题为《加紧培养外语人才》的重要讲话,虽然重点是外语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是涉及大、中、小学外语教育(王守仁 2008)。1982年4月,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的成立和高等学校公共英语课教学经验交流会的召开标志着我国公共英语教学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公共英语教学作为一门学科受到了广泛重视。1985年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和1986年4月出版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两份教学大纲是新中国成立之后第一部完整、详尽的大纲。这两份大纲有如下特点(见下页表1):

表1:1985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理工科本科用)》和1986年《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文理科本科用)》的特点教学目的images/BZ_116_1684_717_1717_750.png,等 1988)教学重点 “基础阶段必须把重点放在语言共核的教学上,以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在重视语言共核教学的同时,必须注意科技英语的特点。”(李良佑、张日“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和译的能力及初步的写和说的能力,学生能以英语为工具,获取专业所需要的信息,并为进一步提高英语水平打下较好的基础。”(李良佑、张日images/BZ_116_1024_584_1057_618.pngimages/BZ_116_1749_848_1782_881.png,等 1988)培养目标(重点) “培养学生以书面或口头的方式进行交际的能力,不仅要重视句子水平上的语言训练,还要逐步发展在语篇水平上进行交际的能力。”(李良佑、张日 ,等 1988)课堂教学具体要求 提出了分级教学的举措。基础阶段共分6级,修完第4级则达到基本要求,修完第6级则达到较高水平。

从表1可以看出,此时虽然阅读仍是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但突出了“实用”,开始强调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较科学地对教学及教学内容定性和定量,并提出了标准化考试。之后几年中,陆续出现了四套有影响的教材,分别是原版引进的Modern English,复旦大学的《大学英语》、上海交通大学的《大学核心英语》及清华大学的《新英语教程》。

1986年11月,中国公共外语教学研究会更名为中国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公共英语被称作大学英语。1987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正式下达通知,在全国试行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并于1987年9月20日进行了第一次考试,于1989年开始了大学英语六级考试。

在这一阶段,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引入了国外语言学理论,开始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理论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学模式偏向交际式教学法。大学英语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教学设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20世纪80年代初,电化教学手段不断涌向教学,许多教师开始借助电教手段如录音机、幻灯机等提高教学效果,许多学校通过校园广播、开放自由听音室、周末影院等形式营造英语学习氛围。1992年3月,在天津师范大学召开了中国英语教学研讨会,会上特别讨论了如何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育技术问题。

上一篇:跨文化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历史阶段性特点梳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