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郭沫若曾自曝其身世,人们才明白:他执着于挖

大家好,我们的建筑尘封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文明的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探自己先辈的种种真相。余秋雨对于考古一事是如此形容的,可谓是落词稳妥且贴切,古往今来,诸多的历史记忆被记载于各种实物之上,通过考古才能够深度的了解历史,而这也是考古学家郭沫若的本意,只是局限于当时的考古环境和保存技术,让这件原本为国为民的事情为人所诟病。明皇陵挖掘的失误郭沫若于1892年11月16日出生在四川乐山,当时的年代,风雨飘摇、民不聊生,一心报国的郭沫若辗转多地求学,最终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顺利毕业,学成归国之后,他对国家的贡献良多。在感情之事上,郭沫若是有所不足的,但他的爱国之心从未改变过。作为知名的文学家,郭沫若的作品不计其数,除此之外,郭沫若还有一个身份,便是一名考古学家。郭沫若痴迷于历史,并且对于考古一事深有研究。截止目前为止,中国唯一一座被挖掘的皇帝陵墓便是在其主持之下展开进行的,此座陵墓便是明朝万历皇帝陵。郭沫若主持挖掘的初衷是为了中国科考事业的发展,但是因为当时的考古技术落后、刻意的破坏等等因素,造成了万历皇帝陵的严重损毁。

因为年代久远,陵内大量珍贵文物被挖掘出后发生了氧化反应,这是对文物不可逆的损害,也让中国考古界失去了一大批可以研究的文物。除此之外,因为当时挖掘年代的特殊性,身处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许多文物即便没有遭受天然的氧化损害,也被人为的损毁。具有代表性的皇家服饰、万历皇帝及其皇后的尸骨等等都被付之一炬。几乎可以说,一座大型帝陵挖掘下来,竟未能保存太多值得研究的物件,这样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而这样的局面,也全然违背了郭沫若主张挖掘的本意。他的本意是通过此次挖掘,收获更多和明朝历史相关的资料。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饱受列强侵略和内战之苦,许多文物都被偷运出国,面对这样情况,郭沫若无疑是气愤且悲伤的,他满心以为,此次挖掘可以为新中国带来值得研究和保存的重要文物。加之国内形势稳定,郭沫若坚定地认为已经到了考古挖掘的最好时期,只是事与愿违,形势的恶化让他措手不及,也造成了他一生的遗憾。郭沫若一生都在自责没能给国家留下这批弥足珍贵的文物,而明皇陵的挖掘失误,也让他饱受诟病。在此之后,提及此次考古,人们总是扼腕叹息,并将矛头直指此事的主持人郭沫若。更有甚者,竟将此次挖掘文物的损毁责任全部赖于郭沫若身上,后更是引出了郭沫若其余方面的不足。但谁也不曾在意郭沫若的心情,作为一个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他对此事定然是怀着万分的悲痛。一切的初衷都是为了国家,但最后这样的结果也不应该是郭沫若一人扛起的。一次考古挖掘,牵扯之广,如何是文弱书生的郭沫若可以左右的。不过是因为他一心希望求仁得仁,但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罢了。

执着明皇陵之由熟悉郭沫若生平之人,定然知晓他对明皇陵是十分执着和感兴趣的。那郭沫若为何如此执着于明皇陵的挖掘和研究呢,此事还得从他的身世说起。郭沫若曾经自曝身世,他的先祖乃是郭子兴。想来许多人对郭子兴感到陌生,但对他的养女和女婿定然是十分熟悉的。他的养女乃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发妻马皇后,而朱元璋能够得势的关键,便是因为继承了郭子兴的军队。元末时局动荡,官逼民反,四处皆是起义之声。郭子兴为人豪爽,广交天下好友,他有雄心壮志,且恰逢乱世,于是便在1352年起兵。最初时,朱元璋只是追随他的一名小卒,后因战功渐渐得到郭子兴的重用。郭子兴统兵有方,军队迅速壮大,但在此时阵营内部开始分化,郭子兴更加倚重朱元璋,并将养女许配于他。1355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功绩和才能顺势继承郭子兴的大部分势力,并且凭借此股势力顺利打下天下,开创大明王朝。

奇怪的是,在明史中记载,郭子兴并无后裔,其三子皆已亡故。其长子战亡于沙场,次子和三子因不满朱元璋得势欲图加害,被朱元璋反杀,那郭沫若为何要自称为郭子兴后人呢?翻阅历史,可在《定远县志》中查到一句记载:郭老舍,洪武中朝迁以滁阳王后人,赐第宅、田地、钞锭、永复其家。至今,子孙繁衍,是为皇亲。滁阳王乃是朱元璋给郭子兴的追封,郭老舍乃滁阳王的后人,不正是郭子兴的儿子。细枝末节,一切皆是有迹可循,郭沫若想来应当是郭老舍的后人。基于这般微妙的身世,郭沫若对于明皇陵的执着,也便可以理解一二了。一方面是因为历史研究,另一方面也不乏是私心作祟,郭沫若对于明朝的感情,定然是比其余人来的复杂的。由此也可以品出,郭沫若执着于挖明皇陵,也是因果轮回。朱元璋从他先祖手中继承权势得到天下,郭沫若内心的愤懑和不满,或许也是有的。于是便执着于明皇陵的挖掘,也算\\\"回馈\\\"朱元璋当年的所作所为。

上一篇:广西人文:广西最注重历史文化记载研究传承的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