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周末悦读|《清朝最后的120天 》:清末历史风云的



<中国传统水墨画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写意,一种是写实。写实到极致,也就是一丝不苟的作风,有人称之为“灵动细腻”。如果拿历史书写和传统水墨作类比,我们可以看出,历史书写也有两种不同的书写方式——简而言之,一种是求正义,一种是求真。以《春秋》为例,《公羊》与《左史》是有区别的:前者“用来表达其微妙的含义”,梁启超认为,这种历史写作“只能是用于经典阅读,而不是用于历史阅读。”后者如刘志基所说:“言事皆有缘,闹事也有道理。”而读者“看诠释不厌,读讽刺忘倦”,正是因为《左传》的叙事“事事详实”。 “它可以清楚地描述一个事件的前因后果,上下左右,几乎是名副其实的记录,从而达到“善恶显明,真假显明”的效果。显露。”《公阳》、《古良》不如《左传》的地方就在这里。所以刘志机说:“专用向空的《精》,不写《左传》 ,然后我们将在当代表现。安全、详实吗?”

当代学者中,有一个雷也喜欢“微演讲”,他们称历史为“炼金术”。历史研究就是从中提取“黄金”大量史料。这里所谓的“金”也叫通则,也就是通行的规则,有时也叫原则、原则、逻辑或规律。他们说,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查清事实,更重要的是查明真相。这就是历史的价值。另外一类应该属于“物控”——傅斯年说“历史是史料的科学”,强调了历史的重要作用史学研究资料,提倡“走穷蓝落黄泉,手足寻事”,史料收藏必须具备“从江中捞出”的能力。 ”,一口气追上史料,引用原文或尽可能接近原始史料。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自在,对得起历史,对得起读者,对得起自己。刘江华应该属于后者。他对清末120天的细致描绘,是一幅清末动乱的历史画卷。

清末历史写作成为近年来史学界的热门话题。专业人士、非专业人士、官方和私人人士都想做出贡献。然而,在他们之中,追求“少数”的总是多,追求“真”的少,尤其是《清末一百二十天》,追求“真”的就更少了。所谓“清末120天”,是指武昌起义开始于1911年10月10日(8月19日,清宣统三年),至1912年2月12日(12月20日,清宣统三年) . 5) 清廷下令退位,清帝正式退位。总天数为126天,取整数,故称120天。写历史、读历史的人都知道,这期间发生了很多事情,牵扯的人也很多。有许多可疑的案件,神秘的案件,虚假的案件,错误的案件。真是让人眼花缭乱,眼花缭乱。档案、文件、笔记、著作、书籍、日记、当事人、亲友的回忆录数不胜数。没有人敢说他已经用尽了这段历史的史料。因此,这段历史叙事也留下了许多空白和有争议的问题,需要不断地填补和解决。

刘江华的《清末120天》无疑在梳理这段历史的史实方面下了很大功夫。他写了起义初期清廷的反应,写了京城的动乱,满汉的恐慌,权贵的逃亡;他写了清廷的初步组建军队,军队的建立和派遣;以袁世凯的出现,八境的真实性,以及南迎敌北得势;写了南北谈判,西方列强的调停,唐绍仪和吴廷芳的作用,唐被废黜后,袁和吴的电报谈判;写清朝廷财政困难无出路,发行国债和借外债无果,使用国内资金;南北双方是如何协商优待条件和接受房子的过程,尤其是围绕退位令的各种事件。诸如此类的问题。本书内容以清廷和北洋为主,而南方革命党和独立行省则较为粗略。这也符合该书对中国最后一个朝代退出历史舞台之前相关活动的定位。


< p>清帝退位诏书

作者不仅力图还原历史场景的真实性,而且叙事手法细致复杂。 “无论时间、地点、人物,还是涉及的各种资料,都尽量具体真实,做到万事有源,绝对不含糊。对于一些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比较分析各种史料详细地,整合相关研究成果,追根溯源,在此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判断。

读完这本书,我还注意到一件事,就是作者拥有广泛而丰富的史料,但这些史料并不是通常所说的“稀有史料” ,但常见的史料。大致有以下几类:一是当事人的全集、文集、编年史、传记、日记、书籍、笔记、回忆录;二是各种档案和文献汇编。 《清末立宪档案》、《军机》、《楚商御典》、《军部楚录增刊》、《光绪宣统两代商御典》等清廷文案.;另一类是后人编纂的资料系列或丛书,如中国历史学会主编的《辛亥革命》、中国第二部历史档案馆编纂的《中华民国历史档案编纂》,以及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着的《清宫革命档案与1911年革命档案汇编》;另一类是国内外几代学者的研究成果。总之,都是公开刊物,不难找。他们只需要毅力和耐心才能坐下来好好阅读。著名历史学家闫更旺先生说:“虽然要尽量使用新的史料,但还是要用基本功去研究旧的普通史料。”一个真正精明的历史学家应该“阅读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和谈论人的书。前所未见”。

上一篇:厦门收藏家捐赠珍贵档案 再现同安历史记忆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