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研究发现:滇池底部大漏斗区4年下沉60厘米 漏水

中新网昆明7月28日电(记者胡远航)记者28日从云南大学获悉,该校张虎才课题组研究显示,滇池底在2015年10月至2019年9月之间。主漏斗区的最大下沉深度增加了60厘米,而过去被认为处于休眠状态的次漏斗的最大下沉深度增加了20厘米。这说明滇池漏水的风险在增加。

滇池是云贵高原最大的浅湖,对维护昆明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滇池也是一个巨大的水体,拥有超过15亿立方米的高富营养化水体。

图为2015年和2019年两个漏斗纵剖面的变化。云南大学提供

张虎才课题组发现,滇池中部水深呈漏斗状洼地,水深异常加深,与正常湖底沉积物“补洼”相悖。通过分析发现,漏斗位于东西向的断裂构造带上。滇池过去可能已经发生过,正在孕育着新的结构性漏水过程。

研究人员发现,滇池漏斗位置存在明显的沉积不连续性。根据最小沉积速率估计,至少有 69.24 厘米的沉积物被侵蚀,并记录了过去的漏水事件。结合年代学资料和史料,推测公元1764年滇池干涸的主要原因是漏水。

另外,研究人员对比了2015年10月和2019年9月的检测结果,发现漏斗区周围蠕变变形特征增强,出现了许多类似管道的凹坑。主漏斗在 2015 年 10 月至 2019 年间,9 月份最大下沉深度增加了 60 cm,而此前被认为处于休眠状态的次漏斗最大下沉深度增加了 20 cm,表明滇池结构漏斗有加速激活的迹象和过程。同时,漏斗底部的蠕变程度增加,表明发生了小规模泄漏,导致沉积物随着缓慢泄漏过程而移出。

图为滇池漏斗区形成演化的概念图。云南大学提供

研究结果表明,滇池漏水风险在增加。一旦水位上升导致水压升高或地震刺穿地下裂缝通道,滇池可能发生灾难性漏水事件。滇池高度富营养化污染水体在所难免。扩散可能通过地下渠道注入抚仙湖或帕河(红河的支流),造成连锁生态环境效应,不仅直接威胁区域水安全,还会引发重大生态环境事故。

科学家表示,迫切需要通过物探识别地下断裂带或通道,开展滇池漏斗水流变化监测预警,采取工程措施防灾。 (完)

上一篇:浙江大山深处的冷门古村,有850年的历史,是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