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研究新发现:江淮地区过去千年降水变化呈“暖

中新网合肥7月26日电(记者吴岚)记者26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周欣教授课题组与国内外学者开展合作多年来对江淮地区怒山湖沉积物进行研究。该研究重建了该地区过去 1800 年的高分辨率季风降水演变记录。发现江淮地区小冰期降水量多于中古暖期,降水变化呈现“暖干冷湿”模式,与华北。趋势相反。

该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地球科学领域知名期刊Geology。

探索江淮地区季风降水的演变规律和驱动机制,对于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旱涝灾害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气象观测起步较晚,该地区降水的长期演变历史尚不清楚,限制了在较长时间尺度上对降水驱动机制的讨论。

周欣教授课题组对怒山湖沉积物进行了详细分析,构建了精确的年代学框架,然后利用多种水文代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和相互验证,成功重建了高分辨率的湖底沉积物江淮地区近1800年根据季风降水演变记录发现,小冰期(公元1400-1850年)的降水量较中世纪暖期(公元1000-1300年)明显增加),而过去千年的降水变化呈现出“暖干冷湿”模式。

课题组进一步探索了近千年江淮地区季风降水变化的驱动机制。他们基于现代气象观测资料显示的赤道东太平洋海温与江淮地区降水的密切关系,将过去千年的降水记录与赤道太平洋厄尔尼诺重建记录进行了比较。南方涛动,发现中世纪暖期的“类拉尼娜”状态对应于江淮偏差。干燥,小冰期的“类厄尔尼诺”状态对应于湿润的江淮。

他们认为小冰河时代太阳和火山产生的辐射减弱,全球气温下降。在“海洋恒温器”的作用下,赤道太平洋处于“类厄尔尼诺”状态,江淮地区聚集了更多的水汽。最终,该地区的降水增加。在中世纪暖期,太阳和火山产生的辐射增加,引起相反的变化。

上一篇:在全美总决赛突破历史,个人积分榜全国Top3,她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