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彭南生致力研究中国近现代手

关于彭南生:1963年10月出生,历史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湖北省中青年专家有突出贡献,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师和“四批”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专家津贴。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经济史和1911年革命史。主持多项国家级重大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出版专着5部,出版100多篇论文。

长江日报 希望中国传统手工业重生,希望通过近代史的研究,发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中青年学者。华中师范大学彭南生教授、博士生导师带领的团队正在开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中国现代手工业史的整理与研究》工作。对于新中国手工业和乡镇企业的发展,研究小组认为,当代中国乡镇企业的逻辑起点是近代以来手工业的发展。这种发展可以称为“半工业化”;从长远来看,中国的经验构成了一条有别于其他国家的渐进式工业化道路。该项目预计今年完成,将推出三卷150万字的《中国近代手工业经济史研究(1800-2000)》。

近代史研究体现跨学科融合

7月23日上午,长江日报记者在中央彭南生研究室华师大看到,大量的书架上堆满了资料和书籍。除了书桌上写字的地方,其他地方都被书占据了。彭南生说,他正在准备《中国手工业史资料(1800-2000)》编纂研究的最后工作。为了方便查找,很多资料只能这样放在显眼的地方。

研究现代中国传统手工艺离不开现代中国工业化。 2019年,彭南生在接受《现代中国工业化》专访时指出,过去学术界对直接引进国外机器建立现代工业的“移植”路径做了大量研究,关注不够。支付给从手工业到大型机械工业的过渡。这是有偏见的。

在现代手工业发达地区查阅大量文献和多次调研后,彭南生认为,只要手工业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不变,中国不可能到达现代化的彼岸。因此,除了走“移植式”工业化道路外,现代中国还必须嫁接改造传统产业,走“移植式”工业化道路。也就是说,现代中国的工业化应该是两条工业化道路的结合。

随着研究的深入,彭南生发现,中国传统手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非常突出。但要取得真正的突破,不仅要充分掌握史料,更要创新方法。 “还要了解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彭南生介绍,他在访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时,曾在赵德新先生的指导下系统地学习过经济史和经济学。 “当时赵老师告诉我,如果你想学经济史,你必须改变主意。多亏了赵老师的教导,我的经济史研究或多或少地使用了一些经济理论和方法。”

运用经济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手工业史,不仅丰富了彭南生的分析视角,也使他的探究更加深入。他的研究并不满足于阐明近代手工业的发展过程,而是更注重探索这一过程背后的复杂因素。

彭南生说,历史与其他社会学科有些不同。其他学科如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当代性,而历史学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人类文明的积累对现实有间接影响。

研究近代史,发掘文化遗产传承

彭南生认为,中国传统手工业历史悠久,很多技术都是“绝活”,中国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也是人类文明的瑰宝。然而,目前的情况令人担忧。有些已经消失,有些正在消失。如果能通过社会各界的努力,保护和传承一些特殊的手工艺,不仅能体现工业文明的多样性,还能与现代工业技术适当融合。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如南京锦、鄂西土家族的“西兰卡普”、鄂红安土布等,已成为当地著名的特产。

他举了一个例子。茶叶是中国近代对外贸易的主要产品,深受西方人的喜爱。中国古代的制茶工艺复杂,但其核心技术是什么?关键流程是什么?如果我们通过研究弄清这些问题,就可以重振古茶工艺。清代千家岛年间,赤壁羊楼洞青砖茶享誉中外,曾远销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国家和地区。随着现代工业的引入,青砖茶的传统工艺、材料和器具逐渐被取代。

2001年,彭南生指导赤壁一名研究生,提议考察杨楼洞近代茶业。研究生不仅如期完成了论文,毕业后还在羊楼洞古镇开始了复兴青砖茶传统工艺的实验。他还开发了明代帽盒茶、福华青砖茶等一系列文创产品,以推广杨楼建筑。洞穴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与发展。

上一篇:埃及境内出土“调色板”,西方专家研究后:上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