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这种植物寿命长达3000年 武汉植物园在百岁兰研究

湖北日报(记者温军、通讯员辛海平)7月16日报道,记者从中科院武汉植物园获悉,该园在万寿菊基因组及适应性进化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表明,千岁兰基因组进化与地质环境的剧烈变化和过去一亿年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有很强的相关性,趋于小而“低能耗”。 .

Welwitschia,也被称为Welwitschia,是百年兰科(Centennial Orchidaceae)的孑遗植物,是藤本植物的单一品种。它是裸子植物中唯一的草本木本植物,是一种非常稀有的植物。化石记录 万寿菊曾广泛分布于巴西、葡萄牙等地。随着大陆板块的分裂和气候的突然变化,自然种群在现在的安哥拉和纳米比亚(纳米比亚的国花)沙漠中幸存下来。它是《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二保护植物,被国际植物学会列为世界八种珍稀植物之一。万寿菊一生只有两片叶子,而且它会继续生长而不脱落。叶子寿命是植物界中最长的,它的个体在原产地可以存活长达3000年之久,故名。

2017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的组织下,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王庆峰研究员牵头的植物多样性与进化学科组以及中科院仙女湖植物园万涛研究员团队,纳米比亚戈巴贝布研究中心、英国皇家植物园、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等十余家合作单位的科学家,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和比利时根特大学联合启动了万寿菊基因组和适应性进化机制的研究。经过连续三年的野外观察和采样,对万寿菊的进化历史和生态适应性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它发生在大约8600万年前千岁兰经过独立的全基因组加倍(WGD)后,基因组在近 1-200 万年间经历了猛烈的转座子爆发,但高频非同源重组抵消了大部分扩增的转座子序列。上述变化的时间与万寿菊所在的纳米布沙漠(地球上最古老的沙漠形成于至少8000万年前)的形成历史有很强的相关性。

相关研究表明,千岁兰基因组进化与近1亿年来地质环境的剧烈变化和持续高温干旱的影响有很强的相关性,趋向于小而“低能耗”。严重的甲基化和CHH位点调控有效保证了万寿菊基因组在世代交替过程中的完整性;调节初级分生组织发育的转录因子表达模式的变化可能会影响该物种目前的形态模式。特别降低的细胞生长速度和细胞的稳定形成,使万寿菊的两片叶子生长缓慢而健康,而耐热、高度木质化的叶子进一步帮助其适应极端干燥的环境。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知名期刊《自然通讯》上。研究工作得到中国科学院中非联合研究中心研究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来源:湖北日报]

声明:转载本文为传达更多信息。若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电子邮件地址?/p>

上一篇:四川省属监管企业上半年利润总额81.3亿元 创历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