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⑦ 丨勇当中国肺

【开栏的话】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为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中上海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和文汇报联合开设“申康党委系统医务专家口述历史”专栏,进一步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展现一代代医务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赓续光荣传统,践行医者使命,锐意进取、砥砺前行的精神风貌,绘就一幅幅党旗在市级医院一线高高飘扬的动人画卷。

口述人:廖美琳(上海市胸科医院首席专家)

我是1957年进入上海市胸科医院工作的。当1970年胸科医院开设全国首个肺癌专科病房时,只有少数化疗的药物。不论是诊断还是治疗,医生的“武器”都很少。如今,肺癌治疗既有靶向治疗还有免疫疗法,而胸科医院正是国内最早开展基于基因检查的肺癌规范化靶向治疗的单位之一,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靶向治疗的临床策略。

同时,医院还积极主导或者参与了诸多国际多中心、国内多中心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在相关研究领域作出重要贡献。

一路走来,胸科医院从未停下过创新的脚步。

从医护面对肺癌的手足无措到治疗“武器”年年出新

上世纪70年代,我刚开始接触肺癌患者时,大部分人的癌细胞病灶都像馒头、大饼那么大,当时在老百姓的印象里“生肺癌就是得了绝症”。早在1958年,胸科医院就开始探索肺癌的早诊断,成功改进了痰液瘤细胞检测方法。在上海首次报道阳性病例后,60年代阳性确诊率达到76.1%,有效提高了肺癌的早期发现率。

但是,当时的化疗药物仅有环磷酰胺和五氟脲酰胺,因其疗效低,副作用大,患者往往很难完成治疗。而且患者白细胞指数一旦降低,我们便手足无措。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种不同作用机理的新药涌现出来,同时,人们也不再把化疗作为晚期癌症的姑息治疗手段,而是当作进攻癌症的主要方式。患者的生存率比70年代提高了至少两倍。

与此同时,多学科治疗(MDT)也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治疗前,外科、内科、放化疗、影像科、内镜中心、核医学等多学科医生集思广益,为病人制定最佳治疗方案。2000年以后,靶向药的出现使肿瘤治疗进入下一个飞跃时代。

在医学上,肿瘤治疗绝不是有了新方法就把前面有效的治疗方法丢掉,而是互相结合,发挥更大的作用,未来晚期肺癌也可能成为一种慢性疾病。

填补空白,早诊断早治疗推动中国肺癌诊治事业发展

从上世纪70年代至今,胸科医院肺内科在肺癌防治方面就不断取得新成果,团队研究成果《肺癌诊治规范》成为全国肺癌的诊疗规范。

1972年,胸科医院成为上海市肺癌研究协作小组组长单位后,开展肺癌防治网工作,利用防治网与肿瘤所协作进行中美肺癌病因配对调查的课题研究,牵头完成的肺癌流行病学的调查报告填补了我国肺癌流行病学的空白。

1982年,启动课题“高危人群中肺癌计划防治的探讨”,普查了3万多人次。从中发现了8个早期癌症病人,课题于1987年12月通过成果鉴定。与此同时,以吴善芳、黄偶麟两位教授为主,在国内领先开展“扩大肺癌手术适应证的研究”,建立的新术式突破了手术禁区,手术对象扩大到高龄、小细胞肺癌化疗后手术、隆突重建、气管受侵、心肺功能不全、胸膜转移侵犯等患者,有效提高了5年生存率。

这一成果获得1985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和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我于上世纪70年代末,在全国首次提出了小细胞肺癌化疗结合手术的多学科治疗,80年代将小细胞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10%以下提高到36.3%,由此改变了以往小细胞肺癌不能手术的观点。

徐昌文、吴善芳教授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教授共同主编出版的国内第一本肺癌专著《肺癌》,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更新到第三版,对指导和规范中国肺癌的诊治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本书还获得1982年度“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其中,我有幸与周允中教授共同主编了《肺癌》(第3版)。

近年来,“肺部小结节”成为大家越来越关心的话题。2016年,我们团队出版了《微·小结节肺癌》指导国内临床医生如何面对千变万化的肺部小结节诊治。这是国内第一部系统阐述“微·小结节肺癌”的专著。

推动肺癌治疗的“多学科综合诊治”

上一篇:传承红色基因,钢城区胡家桥村开展张孝德红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