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研究揭示坪岭叠层蛋母体恐龙或属于鸭嘴龙类

近日,《历史生物学》(

由于赵资奎在1991年命名时较为简略的描述,发现于广东省南雄盆地上白垩统的坪岭叠层蛋较少在文献中被提及。近年来,课题组在陕西山阳盆地、山东莱阳盆地的上白垩统地层中分别发现了大量蛋壳碎片,在研究各盆地恐龙蛋多样性时,发现了可以与坪岭叠层蛋进行比较的材料。通过对新发现材料和坪岭叠层蛋原始材料的重新研究,同时考虑成岩作用的影响,认为新发现的材料在蛋壳纹饰、结构模式、壳单元形态、气孔形态方面与坪岭叠层蛋的原始材料相比差异较小(图1、2),这些差异暂时不足以用于建立新的蛋种,因而将这两处地点的新材料归入坪岭叠层蛋。

叠层蛋属修订后的属征包括:具结节状纹饰,表面遍布分散的瘤点,可拉长成短脊或连接成网状脊。蛋壳由高度融合的单层方解石球晶壳单元组成。生长纹自内而外均匀分布,互相平行,穿越相邻的壳单元且与外表面的起伏一致。气孔系统由较为规则的近似垂直于外边面的管状通道组成,直径可发生略微变化。气孔在外表面的开口可呈圆形、椭圆形或狭缝状。

坪岭叠层蛋曾被归入大圆蛋科(Megaloolithidae)。坪岭叠层蛋与大圆蛋科在外表纹饰、壳单元融合程度上具有较大差异,并不具备大圆蛋科典型的密集瘤点状纹饰和显著分离的壳单元,仅在气孔系统上较为相似,因此将坪岭叠层蛋置于大圆蛋科并不合适。在其他恐龙蛋科中,坪岭叠层蛋只与部分被归入圆形蛋科(Spheroolithidae)的成员存在较易混淆的蛋壳结构,两者均具备单层的球晶方解石壳单元和较为显著的生长纹。研究进一步对比了圆形蛋科的模式蛋种——将军顶圆形蛋(

国内外研究记述了一些与坪岭叠层蛋具有相似的外表面纹饰和蛋壳显微结构的恐龙蛋类型,包括北美上白垩统中著名的“慈母龙蛋”(

以往北美和欧洲的研究人员将以上这些类型归入圆形蛋科的主要依据是裂隙型气孔道。裂隙型气孔道的特征主要为气孔的形态和大小均不规则,这一定义较为宽泛。Sochava(1969)提出蛋壳气孔系统形态分类时依据的蛋壳可能与二连副圆形蛋(

恐龙蛋类型及其与它们的产蛋母体之间的关系确认困难,目前也只有少数几类恐龙蛋能够确认其母体恐龙,包括长形蛋类(窃蛋龙类)和棱柱形蛋类(伤齿龙类)等。由于坪岭叠层蛋与“慈母龙蛋”的关系较近,有理由相信它的母体恐龙可能属于鸭嘴龙科。

博士研究生朱旭峰为论文第一作者、副研究员王强为论文通讯作者,研究员汪筱林为论文共同作者。研究工作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古脊椎所-莱阳市人民政府恐龙合作项目的资助。


图1.坪岭叠层蛋蛋壳碎片,a、b、c分别代表南雄、山阳、莱阳的材料(标尺为1 cm)


图2.坪岭叠层蛋蛋壳纹饰及气孔开口特征,上、中、下分别为南雄、山阳、莱阳的材料(a、b、d、g标尺为500 μm;c、e、f、h,i标尺为100 μm)


图3.坪岭叠层蛋(上)与将军顶圆形蛋(下)蛋壳径切面显微结构对比,从左至右依次为普通透射光照片、正交偏光照片、结构素描图(标尺为200 μm)


图4.坪岭叠层蛋(上、中)与将军顶圆形蛋(下)蛋壳弦切面显微结构对比,从左至右依次为蛋壳近内表面、中部、近外表面结构 (标尺为200 μm)

上一篇:故事与历史 | 白谦慎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