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土耳其的历史靠半部《魏书》写成,把国家史写

提示:这个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就进行不下去了,原因很简单,这些人身上都有学者的名分,突然发现这么写下去,一来就把它写成了中国历史,与耳其人没有多少关系了;二来,就算匈奴人与突厥人是土耳其人的祖先,那也仅仅是个民族问题,与国家无关。也就是说,不能把国家史给写成民族史,而民族史追到源头,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大家都是一家人,地球就是个小村子。

翻开历史,人们都会发现,这个世界没有一个民族或国家能像中国人和中国一样认真书写自己的历史,知古鉴今,这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也是值得点赞的事情。但是,公正客观地来说,这也有它的“缺点”与“不好”,那就是为别人提供了抄袭的资料与范本。比如,《魏书》与土耳其的历史。
《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纪传体题材,是北齐人魏收所著的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书,记载了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北魏王朝的历史。共124卷,其中本纪12卷,列传92卷,志20卷。因有些本纪、列传和志篇幅过长,又分为上、下,或上、中、下3卷,实共131卷。早在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就曾由史官邓渊编写《代记》十余卷,以后崔浩、高允等继续编写,都采用编年体。

什么体不重要,重要的是《魏书》记下了北魏王朝的历史。北魏是鲜卑族拓跋珪建立的政权,也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朝第一个王朝。其时,北方少数移风易俗,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大时代之一。成书后,这本书被放置在中国的书库里,和太多的书籍一样静静地等待着人们的查阅。经过一段漫长的时光,到了明朝,来中国的传教士多了,中国历史及《魏书》引起了他们的兴趣。
为什么呢?这个时候的世界史上有个由土耳其人建立的多民族帝国——奥斯曼帝国,很牛气。1360年,明朝还差8年时间建立,朱元璋还没有当上皇帝,奥斯曼君主穆拉德一世继位了,并在向东南欧扩张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进展。1362年,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占领拜占廷帝国重镇亚得里亚堡,并改名埃迪尔内,定都于此。此后又征服西色雷斯、马其顿、索菲亚、萨洛尼卡和整个希腊北部,迫使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统治者称臣纳贡。1389年在科索沃战役中大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匈牙利联军,使塞尔维亚沦为奥斯曼帝国的附庸。

这一胜利震动了欧洲各国的统治者,但63岁的穆拉德一世被潜入军中的刺客夺去了生命。
他的儿子巴耶塞特一世继位,继续统帅军队作战,歼灭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联军,俘杀其统帅拉扎尔公爵,征服了塞尔维亚、保加利亚。1395年又率军入侵匈牙利,1396年与匈牙利国王西吉斯孟统帅的匈牙利、波兰军队以及英、法骑士组成的十字军共10万人会战于尼科堡,并大获全胜,此战俘虏了一万多骑士……
这一切,让西方国家非常头痛,而奥斯曼帝国极盛时势力达亚欧非三大洲,领有巴尔干半岛、中东及北非之大部分领土,西达直布罗陀海峡,东抵里海及波斯湾,北及今之奥地利和斯洛文尼亚,南及今苏丹与也门。

怎么办呢?虽然,在巴耶塞特准备继续西侵欧洲时,东方强大的帖木儿大军入侵小亚细亚,巴耶塞特率大军东征,双方于1402年在安卡拉展开决战,巴耶塞特兵败被俘,他的四个儿子展开了争夺王位的战争,同时,被土耳其人统治的各国纷纷起义,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推迟在欧洲的扩张,但是,这仍然让西方人很是烦恼。那么,就琢磨点儿事情出来做吧。
在巴耶塞特兵败被俘的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取得胜利,在南京称帝。其后,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很大提升。朱棣不但巩固了中国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还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以及中国对南海的经营;同时,为加强对北方和东北地区的控制,于1421年迁都北京,通过一系列的举措使得天下大治,国家富强,形成了“远迈汉唐”、万国来朝的永乐盛世。

来到中国的传教士琢磨点儿什么呢?他们要做的事情在这儿出现了——能不能从中国历史上找点和土耳其人有关系的事情,引起他们对中国的“重视”,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敌人在东方,进而完全彻底地停止对西方的扩张。翻书!翻历史书!传教士们将中国《隋书》《新唐书》《旧唐书》《北史》以及《魏书》和其他一些史料翻了个遍,却没有找到中国人与土耳其人的关系,那就想吧——想点什么呢——匈奴人不是“西迁”了吗?突厥人不是“西迁”了吗?那就把他们想到中亚的那个地方吧,把他们全想成土耳其人的祖宗——是中国人把他们打跑的,打跑到中亚以远的地方的,这样一来不就有“说”头了吗?

上一篇:“披萨节”背后的历史细节错过千万财富,我后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