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南宋沉船“南海Ⅰ号”揭开了哪些历史谜团?

大家好,我们的集散化小仓库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李庆新:宋代是个伟大的朝代,经济发达,城市繁荣,科学技术进步,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富有的国家之一。宋朝始终推行发展海外贸易、鼓励通商的开放政策,宋人四海扬帆,广州、泉州、杭州、明州等沿海港口空前繁荣,推动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阶段。南海Ⅰ号沉船考古与研究,不仅再现古代东西方海上交往的波澜壮阔的经典场景,让世人领略了引领潮流的宋代社会经济的繁荣景象,带入波澜壮阔的航海时代,也将给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如港口史、交通史、贸易史、造船史、科技文化交流史等带来新突破,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
南海Ⅰ号模拟复员图。南都林军明绘。
这是一只典型的“福船”:它高大如城,底尖如刃,船身宽扁。晴空丽日,海风咸涩,它满载一船华美的货物,从中国的南方港口泉州港出发,驶往东南亚或西亚沿海诸国进行远洋商贸。船员们欢欣鼓舞,憧憬着具有异域风情的海湾和市镇,随船的商贾则盘算着满船佳器能带来几多丰厚的利好。
这条船没有按照南宋海关的规定直接驶往外海,而是绕道走了近海的航线。出发不久,因为触礁、因为海上变幻莫测的天气、或者因为某种今天不可知的原因,船身倾覆。这条船在黢黑幽静的海底沉睡了八百多年,它所携带的外销货品、生活用具、各色储备乃至鸡羊禽畜,所有一切皆成为时间胶囊中封存的宝藏。
直到1987年8月,它被中国交通部广州救捞局与英国海洋探测打捞公司在广东阳江市以南20海里左右的南海川山群岛附近意外发现。经历几个世纪的沧桑,它有了一个新的名字:“南海Ⅰ号”。
如今,对“南海Ⅰ号”的打捞和考古发掘工作已持续逾30年。从2001年对古沉船进行首次水下调查,2003年规划、立项“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建设项目,2007年将“南海Ⅰ号”整体打捞并移入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内的水晶宫,再到2014年迄今对沉船进行的考古发掘保护,笼罩在“南海Ⅰ号”身上的历史迷雾正逐步散去。
8月6日,国家文物局在京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会上,南都记者获知,2014至2019年,“南海Ⅰ号”船货清理取得阶段性成果。沉船中共出土18万余件文物精品,展现了我国宋代繁盛的海外贸易体系,对研究我国乃至整个东亚、东南亚的古代造船史、陶瓷史、航运史、贸易史等有着重要意义。
争论:水下发掘还是空气中发掘?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南海Ⅰ号”考古队领队孙键。
孙键是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技术总监、“南海Ⅰ号”考古队领队。在国家文物局召开“考古中国”重大研究项目新进展工作会的第二天,他又风驰电掣赶回了广东。“我的单位在北京,家在北京,但我一年有八个月在‘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现场。”孙键告诉南都记者。
因为广东天气燠热,发掘工作只宜在每年的2月至5月、10月至次年2月之间进行。一方面必须严谨细致,另一方面又因气候的原因必须争分夺秒。
为了保证沉船及船上的有机物和其他生物不受到环境剧烈变化带来的影响,“南海Ⅰ号”实施考古发掘的第一步,是向水晶宫整体注水。
注水之后,面临着如何发掘的问题。据孙键介绍,关于“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有过两次大的争论。一次是刚发现古沉船时,业界对“南海Ⅰ号”实施水下发掘还是整体打捞展开过激烈讨论。经打捞专家、工程专家、交通部的专家以及海洋施工人员反复论证,整体打捞方案胜出,“南海Ⅰ号”沉船的完整信息得以最大限度地保存。
南海Ⅰ号由沉箱整体打捞。
第二次争论则是“南海Ⅰ号”随着整个沉箱移入水晶宫之后。当初建设水晶宫的初衷,是为了将“南海Ⅰ号”的考古发掘工作全程向公众开放,让公众目睹考古人员在水下作业。孙键指出,水晶宫的想法虽然很妙,但有失误的地方。“因为静水环境里,一旦泥沙搅起来,不仅观众看不到水下田野工作,就连潜水的工作人员也是完全看不清楚的。”
这一次,在水下发掘和空气中发掘的争论中,考古队最终确定了空气中发掘的方案。具体方式是逐步降低水位,工作人员得以在空气中田野作业。“但水晶宫始终是注水的,只是发掘面比水面略高一些。”如此,既能实现精细化发掘,又能通过环境控制,利用水位减少沉箱内温度的变化。

上一篇: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昙花一现的致命兵刃:大唐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