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为什么不大规模发掘古代陵墓来研究历史

考古发掘出来的文物最能说明问题,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古人的墓里都会陪葬很多生前用过的器物或者是特意铸造的陪葬品。这些陪葬品是当时墓主人所在时期使用过的东西,是那个时期最有力的证明。

我们都知道古墓里有很多文物,发掘出来一定能知道很多过去真实的历史,为什么不发掘出来研究历史呢?

现行我们考古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意思就是主要对古代陵墓进行保护,尤其是帝王陵。发现古代陵墓有损坏要第一时间进行抢救,最主要的是不主动发掘。为什么?这是考古界的痛。当年我们主动发掘了北魏宣武帝景陵,南唐二陵(李后主他爹与他爷爷),明神宗定陵,清乾陵帝裕陵,清光绪帝崇陵。


当初主动发掘定陵是我考古界的痛,定陵是明神宗万历皇帝朱翊钧的陵墓。这是新中国成立之后主动发掘的帝陵。就是在这一次的定陵挖掘中,由于当时科技不发达,未能保护好这些几百年前的文物。出土的龙袍等丝织品刚发掘出来的时候鲜艳夺目,跟新的一样,但很快遇到氧气就变了颜色,碳化了,现在陈列的都是复制品。

因为古代帝王陵墓在地下千百年来形成的微环境已经相当稳定了,里边氧气已经基本没有了,你突然打开,原来的微环境就要改变,马上就会起各种物理的、化学的反应,特别是纸张、丝绸等文物,很难保存。很多文物一见到空气就变了,这些文物都是几百年前古人制造的,是研究古代纸张,丝绸制造的第一资料,可是当时没有条件对其进行保护,最后只能看着它们氧化而无能为力。


除了明定陵,还有秦始皇兵马俑。当时发掘的时候也是条件有限,1号坑原本彩色的陶俑由于埋在地下2000多年,有的颜色层下的生漆底层已经老化,失去了与俑体表面的黏附力,出土五六分钟即翘卷脱落。两千多年前的彩佣,在我们的面前脱落,而你无力改变,这是一种无法言语的痛。

正是因为有这么多的前车之鉴和发掘难题,所以,还是要坚守不主动挖陵墓的铁律。在科技手段不完善的情况下,还是应该如周总理所言,留待后人去完成。50年代在周总理定下的帝陵不发倔的铁律之后,大多数周秦汉唐,宋,明,清帝陵大多未有发掘,但是以抢救发掘为目的发掘中,还是发掘不少的帝陵,不过大多数已经被盗空了。

主张发掘陵墓的有两种不同目的的人

好奇心理

就拿始皇帝的陵墓来说,经过历代神乎其神的流传,人们对他的陵墓很是好奇,这两千年前始皇帝墓中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其实很多大众考古爱好者都有这样的心理,想在有生之年一探著名中国帝王陵的神秘。就像当年的郭**,当年他向周总理提出挖掘乾陵,也是想看一看传说中的《兰亭序》的真迹是否在里边(《兰亭序》真迹应该在昭陵),由于前车之鉴,周总理没有同意,还定下铁律,不发掘帝陵。

为了利益

还有一种人是为了盈利,他们认为始皇帝作为第一个皇帝,其陵墓又是那么宏大,里边一定很壮观,如果发掘出来不仅可以看到秦朝的文物,还可以发展旅游业,增加收入。经济学家张五常在2006年时,他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是打开始皇陵墓的时候了》的文章。在他的设想中,秦始皇陵每年大约可以接待500万参观人次,按照每人收费人民币500元,每年门票收入是25亿元。这样一估算确实挺划算,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今科技达到了吗?如果发掘出来以后保护不了怎么办,那可是两千年的文物,不可再生,一旦毁坏就再也没有了。再说让始皇帝他老人家安眠不行吗?


考古本身只有一个价值,就是历史价值,用来研究历史,通过发掘陵墓规格,样式,出土的文物,可以知道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制造业,贸易等。但如果像经济学家那样把文明成果转化为商品后,旅游发展了,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资源被毁坏了,怎么办?谁负责?

不发掘陵墓主要是因为以下几点

一,科技条件达不到,对于发掘出来的文物不能保护,虽然发掘文物确实能够研究历史,但是一旦这些文物保护不好,还不如让它们静静地躺在地下,发掘出来损坏,得不偿失。

二,考古也是需要经费的,需要投入,发掘的文物不能上市买卖,只有不断地投入,而很少有产出。发掘出来的文物需要放进博物馆,而博物馆是不收费的,因此只有投入,少有产出。对这些文物保护也需要投入,很多文物缺乏展出价值,或者不适宜频繁展出,或者对保存环境要求苛刻,用于保护、研究、保存的经费是一笔持续的大投入。

上一篇:鸟类从侏罗纪起源至今历经几次演化?来看中科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