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手铲书写的齐鲁历史——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在山东考古人的手铲下,一个个重要的遗迹被揭示于世人面前。这其中有普通的灰坑,也有高耸的城墙,有一贫如洗的墓葬,也有华丽的宫殿、威仪的车马,考古人用手铲镌刻了一部触手可及的齐鲁古代历史。

商王朝的东方重镇

——济南大辛庄商代遗址

大辛庄遗址位于济南市郊区王舍人镇大辛庄东南。遗址总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中间有一条东南斜向西北的自然沟壑(俗称蝎子沟)将遗址分作两部分。文化层厚约2米,最深处4米。自1935年至20世纪80年代,文物部分进行了多次调查、勘探和试掘,发现房址、水井、墓葬等商代遗迹,出土陶、石、骨、蚌、铜器等700余件。1970年,在此收集到一批青铜器,包括觚等酒器,戈、镞、斧、刀、车具等。1984年,又收集到一批器物,青铜器有鼎、觚、爵、戈等;玉器有钺、虎等。2003年,山东大学考古系等单位在发掘中发现晚商甲骨文,为国内除殷墟外唯一的发现。在2010年的考古发掘中发现大型商代大墓,出土10多件青铜器,器形包括鼎、盉、爵、斝、卣、罍、斗、钺、矛等,另有大型石磬和玉器。商代贵族墓葬和大型建筑基址的发现,充分表明了大辛庄遗址在商王朝对东土的经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大辛庄遗址是迄今发现的商代中期商文化向东方推进的重要据点,对于商文化及商代夷商关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被评为2010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大辛庄遗址甲骨卜辞

京杭大运河的运行:枢纽、码头和闸

——山东京杭大运河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遗址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航程最长的一条运河,是世界文化遗产。2010年、2011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七级码头、土桥闸与南旺分水枢纽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七级码头遗址,发现一座台阶式大码头,土桥闸遗址发现了明清时期船闸一座、大王庙一座,勘探确定月河、减水闸,调查发现穿运涵洞。通过勘探发掘,对运河船闸的构筑方式、结构布局、功能和营运状况有了深入了解。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相关遗址的考古工作,展现了大运河高超的水利工程,为大运河申遗工作提供了坚实的考古学依据,被评为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汶上南旺分水龙王庙建筑群基址

等级最高的黄肠题凑葬制

——菏泽定陶灵圣湖大型汉墓

灵圣湖汉墓位于山东省定陶县马集镇大李家村西北约2000米,墓地原有三座大型封土墓葬,早年被平毁。近几年历经多次盗掘,为了保护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菏泽市文物处、定陶县文管所联合组成灵圣湖墓葬发掘考古队,自2010年至今对该墓葬进行清理发掘。

该墓葬属于“甲”字形大型木椁墓。墓道斜坡式,东向,两侧带有二层台。墓坑近方形,边长27.84~28.46米,四壁板筑而成,属于地上墓坑。墓室近方形,边长约23米,顶部及四周用青砖垒砌封护。顶部两层青砖下有第一层枋木。木椁墓室包括黄肠题凑、回廊外12个侧室、回廊、前室、中室、后室以及前、中、后三室的8个耳室、各室间甬道、四个门道。前、后室耳室各有一个壁龛。中室内有一漆棺。整个墓室结构上南北对称,均用黄肠木筑成。黄肠木皆是三根薄枋木穿榫连接成一组,木质保存较好,木材总量约2200余立方米。

封护墓室的顶部及周边的青砖皆草拌泥质,绝大多数砖上都有朱书、墨书、刻划文字以及符号、模印纹等,文字内容绝大部分是人名,另有地名及数字。墓葬内没有发现可移动文物,仅在中室门口甬道外口底板下发现一个木板覆盖的器物坑,内放置一个外围缝制丝织品并用横竖丝带捆绑的竹笥,竹笥内叠放一件女士汉袍,汉袍颈背部有用十字花丝带缝系的玉璧。

该墓葬是山东发掘的规模最大的木椁墓葬,从墓室结构初步判断,年代属于西汉晚期。黄肠题凑的墓葬形制在山东也是首次发现。在全国发现的“黄肠题凑”墓葬中,该墓规模最大、规格最高、保存最好。其复杂对称的墓葬结构、考究的建筑方式都反映墓主身份至少属于王一级,但其规格又明显高于以往发现的同时期汉代诸侯王墓,这对于推断墓主人身份和定陶王室与西汉王朝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该墓的发掘被评为2012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上一篇:汉服事件发酵!于正科普微博登上韩网热搜,双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