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原来是条硬汉

大家好,我们的阿煜说历史又来了,今天起我们一起来分享历史知识,也许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参考文献:刘春霖:《六十自述》,载《肃宁文史》,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肃宁县委员会编;侯宜杰:《历史的转折处》,南方日报出版社,2013年;郑逸梅:《郑逸梅选集》,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王清平、王德彰:《第一人中最后人》,《文史精华》,1996 年第7、8期;罗华庆:《略论清末资政院议员》,《历史研究》,1992年第6期;杨猛:《试析末科状元刘春霖的政治观》,《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睡觉前,刘春霖跟家人约好,明早一起去中山公园。
他自己熄了灯,上床睡觉。
第二天早晨,刘春霖没有起床。家人进房一看,才知道他已在睡梦中离开了人世。
这一天是1942年1月18日。刘春霖生于1872年,终年71岁。
5天后,北京一家报纸报道了刘春霖的死讯。人们知道,中国最后一个状元走了。
中国最后一个状元走了。
▲晚年刘春霖
01. 贫寒子弟的科举路
在晚清,贫寒子弟通过读书改变命运的路,已经很窄。科举进入“资本时代”,赢家大多来自有资本投入教育的大家族。
但刘春霖是个例外。
这个穷人家的孩子,无师自通,能写一手好字,读书记性超好,过目成诵。10来岁时,他把自己写的春联拿到当地集市上卖,被抢购一空。人们说他是“神童”。
清朝的科举制度要求,童生考秀才,需要廪生(老秀才)担保才能考。
胡光签一活动,没有廪生愿意为刘春霖兄弟担保,导致两人没资格考试。
后来,肃宁县一个姓解的老廪生听说了这件事,颇为义愤,毅然出面为刘春霖兄弟担保。这样,刘春霖兄弟终于可以参加考试,双双考中秀才。这一年是1887年,刘春霖16岁。
▲吴汝纶
在这里,刘春霖除了学习经史子集,还学了《万国史要》《世界文明史》《海上权力史》《植物教科书》《几何》《西医内科全书》《天演论》等科目。书院有英语、日语教员,还有慕名而来的外国留学生,刘春霖由此打下了他的西学基础。
这种教育背景,决定了刘春霖将成长为一名有别于传统士大夫的近代知识分子。
刘春霖在保定莲池书院学习了整整10年。期间,他的父母相继病逝。
1902年,刘春霖参加乡试,考中举人。
时代的机缘巧合,使得刘春霖的人生与“末代状元”的名号紧紧连在一起。
▲甲辰恩科金榜(部分)
02. 不靠谱的状元传闻
殿试结果张榜后,顺天府尹给一甲三人——状元刘春霖、榜眼朱汝珍和探花商衍鎏,戴上金花,披上红绸,领着他们开始“骑马夸街”。
仪式结束后,刘春霖被送回他居住的直隶会馆。在那里,所有居京的直隶名人、亲友等,已设了宴席在等他一起庆祝。
直到深夜,人才散去。
刘春霖一夜成名,从此成为名流,时代与历史都绕不开他这个人了。
不过,人们还是不太愿意相信,一个贫寒人家的子弟经过努力可以得中状元。人们宁愿相信,他不过是受到命运和现实政治的眷顾罢了——具体说来,就是名字起得好。
将目光下移到第二名刘春霖后,她的心情才豁然开朗——春霖,春风化雨,普降甘霖,多么吉祥的意头,多么契合当下大旱的背景中,朝野对雨水的渴望;而他的籍贯直隶肃宁,肃靖安宁,又多么符合王朝末世背景下,统治者心中的政治理想。因此,刘春霖被提到第一名,钦定为状元。
传闻当然不靠谱,一直以来,国人有一项娱乐,就是喜欢演绎帝国高层的心理活动,并以戏说的形式展示出来。
真实的情况是,与其说刘春霖“命好”,不如说他书法好。他的小楷在当时是一绝,而科举殿试重视书法甚于文章内容,这为刘春霖夺魁奠定了基础。在此之前,他还曾因为字写得好,间接为慈禧抄过佛经。得中状元后,刘春霖的友人拿了他的书法到上海印行售卖,一抢而空,结果市面上出现了许多盗版之作。
刘春霖的殿试策论答卷,在他生前也公开出版了,人们喜欢看看状元秘笈嘛。从他的答卷内容来看,也深度契合了当时朝廷亟需进行制度改革的诉求。他在里面讲要保存国粹,也讲要学习西学,振兴中国商业,整顿军队和吏治等等,中西合璧,视野开阔,确实是清末新政所需要的那种复合型新式人才。

上一篇:河南老农民参加鉴宝,打开包裹,专家看到眼前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