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及几个问题的研究

夷陵之战的历史意义及几个问题的研究


清江、古称夷水(图片来源于网络)


马鞍山(杜选奉摄)

一、三国时期夷陵之战、长阪之战等的重要历史意义

宜昌,古称夷陵,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著名的三国古战场所在地之一。三国时期于此发生的著名战争,有当阳长阪之战、吴蜀夷陵之战、陆抗抗晋平叛步阐之战、“王濬楼船下益州”晋灭吴峡江之战等。这些战争,均意义重大。东汉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大军南征刘表途中,于当阳长阪与刘备发生激战。操征刘表,也威胁着东吴的安危。北上联刘的东吴使者鲁肃,于长阪之战中与刘备、诸葛亮会,并于此达成了孙刘结盟共识。刘备改南下为东进,转道江夏,“进住鄂县(今鄂州)樊口”(《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七》),向东吴靠拢。为孙刘联盟和赤壁之战,拉开了序幕。如果说,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的话;那么,长阪之战,则是东汉末年从天下大乱,走向三国鼎立局面逐步形成的一个转折点和新起点。陆抗抗晋平叛步阐之战,则是古代军事史上著名的“围点打援”的一个典型战例。凤皇元年(272),西陵督步阐据城投晋叛吴。西晋乘势分三路大军进犯吴境:羊祜率师攻江陵;徐胤率水军犯建平;杨肇驰援步阐,欲夺取西陵。陆抗令将军左奕、吾彦、蔡贡率部抢在杨肇到达前,于西陵城外抢筑坚固工事,“自赤溪至故市”,“内围步阐,外御晋军”。又令江陵督张咸固守江陵城,并于城外平地筑大堰蓄水,以阻晋军进攻。又分遣各路军迎战来犯之敌,实以各个击破。陆抗则亲率三军精锐,于西陵“凭围对肇”,首战大捷,晋军伤亡惨重。“肇于经月,计屈夜遁”。陆抗“使轻兵蹑其后”,又大破杨肇。自此,西晋各路人马纷纷退兵。最后,陆抗集中优势兵力,一举攻破步阐坚固城池,全歼叛军。陆抗此战,不仅击溃和重创了西晋大军,且保卫了江陵、西陵,使东吴西塞夷陵的防御,得到了进一步巩固(见《三国志·陆逊传》)。而西晋王濬发动的夷陵峡江之战,则是一场彻底结束三国历史的大战。晋太康元年(280)正月,王濬自成都,率巴东监军唐彬“攻吴丹阳(今秭归东),克之”。吴于西陵峡江险碛要害处,“以铁锁横截”江面,“又作铁锥长丈余,暗置江中”,以阻晋军东进。“濬乃作大筏数十,亦方百步”;“又作火炬,长十余丈,大数十围,灌以麻油”。用大筏拔去江中铁锥,用麻油火炬烧化截江铁链,“于是船无所碍”。王濬率大军乘楼船巨舫,攻击东进。“二月庚申,克吴西陵(夷陵)”;“壬戌,克荆门、夷道二城”;“乙丑,克乐乡(今松滋)”。一路势如破竹,锐不可挡,直抵三国最后一个王朝——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灭掉了吴国(见《晋书·王濬传》)。这便是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所歌咏的“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石头城,今南京)”。

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发生在鄂西的规模最大(蜀10万余人对吴5万人)、持续时期最长(时达年余)、以陆战为主的一场大战,是毛泽东称之中国古代“以弱制强”的六大著名战役之一。这场战争所包含的政治、军事、外交、乃至少数民族政策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内容内涵,十分深刻丰厚,其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深远重大。同时,夷陵之战在三国史上,又具有着特殊而十分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关羽被杀,刘备失去荆州之后,东吴始终面临着蜀汉兴师讨伐、以报关羽被杀之仇和夺回荆州的严峻威胁。夷陵之战前,刘备“为曹操所惮”,更是东吴难以匹敌的对手。故在刘备欲兴师讨伐的严峻威胁面前,孙权正处于焦虑和惶恐之中。然而,东吴最终打赢了夷陵之战。蜀汉在夷陵之战中,国力、军力均遭重创,元气大伤,完全丧失了再次东征犯吴的能力。致使刘备欲报关羽被杀之仇及其欲夺回荆州之企图,均成泡影。相反,东吴打胜夷陵之战之后,国力、军力大增,处于强盛之势;不仅牢固地占据了荆州,且已具备足够的实力来对付来自曹魏的军事威胁。故一场夷陵之战,均衡了魏、吴、蜀三方鼎立的势力,并促进了三国形成的最后完成。建安二十五年(220),曹丕在洛阳登基称帝,改年号为黄初元年。次年四月,刘备于成都登基称帝,改年号为章武元年。就在东吴取得夷陵之战大捷的当年(222),孙权于武昌(今湖北鄂州)称帝,改年号为黄武元年。至此,三国鼎立正式告成。学者张大可在《三国史研究》(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中写道:“夷陵之战,最后解决了荆州的归属,形成了三分的地理均势,才正式确立了三分鼎足之局”。

上一篇:古代历史流传下来三本“秘籍”,真实存在仍在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