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这部书写了三年登了三年

作者于华盛顿。

我要写本书,一本跟自己戏曲历史研究专业相关的书,一本业内业外人士都想看的书,一本戏曲从业者、爱好者、关心者喜欢看的书,一本只需小学文化程度都能看得懂的书……

这种“奇葩”念头,引来一家 “奇葩”的刊物《剧作家》响应,说:老师,你写吧,我们来登。我说:内容很长,写的时间很久。回应说:你写多长、多久,我们就登多长、多久。于是,我这边写写写,他那边登登登, 30万字,历时3年(2011—2014),写完登毕。

这时,又出来一家同样“奇葩”的山西教育出版社,要将文稿结集成书出版,并且还要列作重点图书“重点打造”,由重点图书策划室主任亲自操刀担任责编,采用进口纸张、全彩印刷,不惜工本。2015年书出版了,这就是眼下由“咚咚锵中华戏曲网”网站、公众号和光明日报“光明网”正在分头连载的《戏缘——孙崇涛自述》(以下简称《戏缘》)。

从2011年着手写作、连载,迄今六个年头,《戏缘》经过六种不同方式、六个轮次的发布,即期刊连载、出版单行本、网刊《记忆》选载、“咚咚锵”网站、公众号、“光明网”相继连载。这还没完。一出版社对公众号刊发的《戏缘》采用读者与作者互动形式很感兴趣,认为文后留言的内容丰富和精彩程度并不亚于正文,希望跟我合作,再出本“留言版《戏缘》(暂名)”。这事如果实现,那就是第七个年头、第七轮次、第七种发布方式了。

此前六轮读者总数多少?没有可供统计的具体数据。仅据第五轮公众号显示的各篇点读数累计,书未载完,已达二万人次。光这一“强弩之末”的读者人次统计,已是作者我从事学术研究近40年、著述出版“学术专著”10余种的读者总量恐怕也难以企及。网站网页的阅读量估计更多于只在网络朋友圈、群传布的公众号。据咚咚锵网站负责人告知,《戏缘》自连载以来,一直久居该网站阅读量排行榜榜首;偶尔不居榜首,也决不会跌出“前三名”。可见让学术搭上互联网和通俗化这一双翅膀放飞,是多么神速而有效的传布手段啊。

我不是好的写手,更不可能是“畅销书”的写作能手。报告以上“战绩”,不是为了说明自己现在的“能耐”,而是证明本人从前的“无能”——没有确立学术书写的正确观念、找到恰当的书写方式和适应时代发展的传布途径。

戏曲是我国最大众的舞台艺术,处于“国粹”艺术地位。古往今来,梨园遍及天下,老幼妇孺、士农工商,向以戏曲为主要艺术鉴赏对象。可是我们现今的戏曲研究,却是最最小众的学术,是大众心目中很难理喻的一种“学问”。究其原因,就是我们的戏曲学术研究及其成果表达,跟戏曲的艺术实践严重脱节,跟广大戏曲受众对象处于绝缘状态。长期以来,戏曲学问只在做这门学问的人中间玩耍、兜圈:你写的东西我来看,我写的东西你来看;写的和读的全是同样的一小伙人,甚至读的还不如写的人多。这种局面形成的原因值得探究。

孙崇涛与恩师王季思教授。

孙崇涛和牛津大学东方研究院资深教授龙彼得与杜德桥。

我国文史、艺术理论,历来具有多样化、散文化、形象化的优良传统,为广泛的业内外人士所接受。先秦诸子百家著书立说,文体、表述方式多样,或叙事,或议论,或对话,或抒情,或故事,或寓言,或比兴……无所不用其极。两汉史传,故事生动,人物形象,史观明朗,褒贬鲜明。鲁迅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就是对这部历史著作史学价值、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全面肯定。汉魏六朝以降,文论、诗论、政论、策论,名篇迭出,脍炙人口,文采斐然,久传不朽。直至明清曲论、曲评、序跋、评注、杂记等,无论长篇短章,也都在继承这种传统,品种繁多,格式不拘,书写随人随心所欲。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们的文史、艺术学术,放弃了自己本有的优良传统,在西式论文统一格式规范下,变成一种纯理念的游戏,成为资料、概念、推理装搭的“文字积木”,渐渐远离了文史、艺术爱好者的视野,走进大众漠不关心或没法关心的象牙之塔。不少所谓“论著”,高文大册,叠床架屋,以长取胜,令人见之生畏,加之内容枯燥、文字乏味,毫无阅读快感。因此长久以来,我一直在想,如何“颠覆”它一下,换个干法试试。

我计划写本较少有人问津的中国近现代戏曲历史,给自己设定的原则是:寓理论、知识于形象的史实、故事之中;借个体、局域现象去透示历史的总体面貌;用通俗、形象的表述来传达深层的戏曲史论观点。所写史实,必须是绝对真实可靠,经得起检验和核实,最好是自己亲身目睹、经历甚至参与过的事件。另外,还有一个最希望要实现的目标:它必须是所有戏曲业内、业外人士都愿意看、看得懂、喜欢看、最好津津有味看下去的书。只有这样,方能达到最大限度地传布中国戏曲史论知识,实现弘扬戏曲文化的目的。于是,我就根据个人的生活年代(上世纪40年代至今)、经历(长年与戏曲结缘的生平)和能够掌握的写作手段,把此书的写作宗旨,确定为“用散文写历史,以自述表学术”(《戏缘·题记》)。

上一篇:实录凌晨一点崔永元讲了一个电影故事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