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从衣冠之治看明代的服饰文化张志云明代服饰文

出版日期:2009年11月

作者:张志云

开本:32开

页码:416页

字数:332千字

纸书定价:35元

ISBN:978-216-06146-9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图1《明代服饰文化研究》的封面Fig.1 The cover of The Clothing Culture of Ming Dynasty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的新文化史渗透到历史研究的各个层面,包括本文的主题——服饰。受此影响,近年来,国内服饰研究也出现新趋向,即通过服饰制度来考察政治文化。服饰作为大众的日常生活品,不仅仅是遮衣蔽体的工具,它同时具备着社会性与历史性的特征,伴随着时代的发展,服饰在不同的社会中也承担着不同的功能,具有统治者权力运作的符号意义。不得不承认,学术界在明代服饰文化的相关研究著作中,既体现理论深度又不乏细致研究的专著不多,但张志云博士的毕业论文《明代服饰文化研究》①(图1,见上页)却实为佳作。

“物质性的东西与思想性的东西不可分割,必须在互动中来对它们加以考察。一旦我们将服饰消费方面的变化纳入历史社会变迁的范畴加以考察分析,我们的视野就会得到极大的扩展。”②明代作为最后一个由汉族统治的专制王朝,它的经济、政治、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密切,夹在元代蒙古族与清代满族之间的明朝,将“垂衣裳而天下治”作为“礼治主义”文化传统的具体表现,明后期出现的奢侈风气加速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礼治主义”与“消费主义”是理解明代服饰文化及其变迁的两条主线。与前代相比,明代的服饰制度拥有更多元化的象征意义,它遮衣蔽体的实际功能弱化,世俗功能愈来愈突出。

该书共有绪论、正文五章及余论。

在古代中国,统治者利用意识形态上的控制达到巩固统治的目的。作者在第一章梳理了明初“衣冠之治”的背景,也就是礼与社会秩序的关系。以礼为核心的儒家哲学思想是维持政治秩序的工具,而服饰作为一种关键的象征性符号③,发挥着礼的社会规范功能,同时也是社会控制的形式之一。在很大程度上,服饰就成为儒家礼的载体,传递着儒家维持社会等级秩序的内涵,因此“礼”与“服”的关系也得以建构。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教化理念对明初礼治蓝图的影响举足轻重,他通过编纂各种典章制度、礼法律令划定社会身份等级,规范社会秩序,将教化与统治结合在一起。作者回到明初的历史情境中,在前朝“异族”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明代,一套人人可以辨识的服饰符号体系就起到了“别华夷”与“明尊卑”的关键作用。

作者在第二章选取冕服、网巾分析了服饰符号与权力运作的关系,冕服与网巾作为明代服饰体系中的两极,它们的二元对立也恰恰说明统治者利用服饰制度规范社会等级秩序,将原本只是服制中两个普通的元素赋予权力,使其成为帝王加强社会控制的工具。事实上,这样标准化的礼制规范,在实际推行中却并没有发挥它原本加强凝聚力的功能,反而造成官府的“礼仪不行”与民间的“行礼如仪”,此外,明清社会经济发展由此引发的社会风气改变,上下尊卑观念也随之动摇,因而作者认为明初严格的服饰制度在中后期渐渐出现僭越、松弛的“服妖”现象。当时的服饰制度出现了松懈的端倪,但这些变化趋势的存在还不足以掩盖明代服饰制度严苛的主要基调。

对于第三章,作者主要着眼于明初“严肃冷酷”的服饰制度如何演化成明中后期“自由奔放”的崇奢风气,并从“消费主义”的角度论证了明代中后期的服饰变化。傅衣凌先生认为明代中后期奢侈风气已经蔓延全国,而不仅仅是某个地区、某个时间段存在的现象④。与其他明史研究者不同,作者主要从经济、文化两个方面来分析了造成全国性崇奢风气的形成。民众对饮食、居所、服饰与娱乐的要求提高,他们迫切需要这些物质性的外在来提高自身的品味与等级,也印证了明中后期消费主义的勃兴。经济领域生产与供应关系改变推动了城市化与消费市场的扩大,而商业性出版与哲学思潮也刺激了人们消费观念的扭转,服饰则成为大众消费的宣泄口,代表着晚明经济发展与消费文化的更新,这也反映服饰制度渐渐能够适时变迁,适应当时社会的需求。

西方史学家们认为“时尚”能够反映社会与文化变迁,“时尚”存在于社会生活领域中的任何系统。在第四章中,作者借用西方的“时尚”概念来探讨晚明服饰消费与时尚运动的关系,并将按照时间顺序将整个明代社会服饰消费划分为三段,明前期单调有限的服饰风格、成化到嘉靖间僭越失序的新现象以及嘉靖以后广泛存在于江南地区的民间时尚潮流。作者在这一章中着重分析时尚运动与民间崇奢出现在江南地域的原因,这与前一章消费主义兴起的背景不外乎相同,但仍有其地域性的特殊原因。江南作为明代集纺织、染色、刺绣为一体的纺织重地,它是全国的纺织品生产供应市场,因此它的城市化与市场化程度远高于国内其他区域,在经济高度发展的刺激下,当地的服饰消费不仅奢侈而且还出现僭越状态。基于此,明政府也相继采取“申禁奢僭”的法令,民间也出现因穿着不当而招致不幸的“服妖论”。作者认为时尚不等同于风尚,它是引导大家接受或消费某种风格的衣物的美学观念的产物,随着地区间的往来,江南地区民众审美趣味的变化也慢慢传播到其他地区。

上一篇:五常市特色水稻品种的历史与现状研究从松到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