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读中国货币史话有感

非常荣幸,在永生兄《中国货币史话》出版之前,与他曾就一些相关内容进行了研讨,深为他好学的精神感动。实际上,从上个世纪90年代初识永生兄,就因他对于西域货币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新疆钱币的认识十分佩服,而为人热情,精力充沛,满身总能看到新疆的阳光,则是我对他的最早认识。后来又读过他的《新疆历史货币》、《钱币与西域历史研究》两部著作。也恰如李学勤先生对王永生的评介“于其勤奋努力有深刻印象。”

《中国货币史话系列》分为四部,精细地构架了中国货币史,之一是《钱币史话》;之二是《金银币史话》;之三是《纸币史话》;之四是《货币文化交流史话》。

《钱币史话》是这一系列丛书的提纲之作,作为史话,第一要有可读性,本系列的可读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轻松。马克思曾调侃过研究货币的人之苦恼比失恋的人要多,币制的复杂和评议体系的精专,以及相关的逻辑关系之曲折,让初入此行者十分头疼。而史话全书语言轻松,如小溪流水,点滴道来,如史翻页,顺序自然。

二是全书配图精美,这首先体现了中国钱币的全系列,其次尽显中国钱币之美,从而引人入胜;再次有多国的铸造钱图。也只有这样,才能让爱好者会心,才能让感兴趣者深入,最终达到“把钱币学和知识普及到社会公众中去。”

三是排列得当,体现了著者的苦心。从货币产生,到历代的币制,再到中国币制发展的节点,既全景体现了中国货币的发展,又重点介绍了中国货币发展历程的重要变革,其中深蕴着对中国货币发展的理解和观点。如对两宋钱荒的分析,再到明代白银货币化的研究,一体而下,理有深意。

历史地看待金银币,而不是只见近代的金银币,是著者将其列为系列之二的考虑之一。著者从先秦开始,将中国传统币制大潮中总能体现的金银币之流一一道来,与《钱币史话》一书中对于中国货币从贱金属到贵金属过渡论,草灰布线,学理逻辑两通。而对明代银荒的讨论,钱荒、银荒、银钱比价,中国货币渐入佳境。而150页吉林光绪元宝厂平五钱拓片配图,更是深入提示了中国货币发展的型制之变。

纸币是中国人的发明。如果说货币是人类发明的最好的“制度”,而西方人更将火、轮子、蒸汽机、中央银行当成人类的四大发明,那纸币在人类经济生活中的地位都将更为重要。《纸币史话》从理论入手,依史实为绪,将宋、金、元、明、清纸币的产生、发展及制度布列清楚,书中对叶李《至元宝钞通行条画》多有推崇,均值得再进一步深入。

史话中最具时代目光,并超越前人的就是第四本《货币文化交流史话》,全书以中外古代货币文化交流概述、东亚地区、东南亚地区、中亚地区、西亚地区(伊朗)五个部分,全面总结和分析了中国货币与其它货币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货币是贸易之血,有经济来往就必然会有货币交流,而有货币交流就必有文化交流。书中总结,中国“自《史记》以后,二十四史中的历代《西域传》或《东夷传》几乎都有对周边国家及地区货币的记载。”中国最早的泉谱,相关的野史笔计均大量记载了相关内容。所有的这一切,不仅对原来国家历史追溯有意义,对汉文化的研究、推广亦有帮助。

当然,书中如有对历代铁铅钱认识分析;纸币中如有公私发行的充分认识;金银币深入一下近代白银的来源;货币交流中如有相关南亚的内容则会更为博大精深。

《中国货币史话系列》四部必将对中国钱币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学术地位做出自己的贡献。

上一篇:免烧温室硕果累累黑河市历史研究会科普之冬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