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槟榔杂志漫谈

过客匆匆留鸿影,雁落留痕印雪泥。历代文献聚散离合,多少文字消散在无尽虚空之中。所谓:冰火万卷尽,梨枣灾可知。蠹篇纵幸存,零落生蛛丝。

民国期间,暨南大学思想活跃,社团林立,出版了很多种刊物。目前收录旧期刊收藏情况最齐全的《中文期刊大词典》中,仅著录了残缺的《景风》和《秋野》,两种《槟榔》刊物则未见踪影。收藏研究民国期刊也是当今显学,这几种刊物算是当时的校刊,本来印量就不大,流传亦不广,能够保存实属不易。当然,雁过总会留痕,踏雪自然有踪。文中所说的《槟榔》杂志,在国内数家图书馆都有留存,并未消散在茫茫世间。

一、《槟榔》半月刊与《槟榔》月刊

民国时期,暨南大学出版有两种以槟榔为名的刊物。这两种刊物因出版周期和人事变动的情况,分为了两种。但是他们的办刊宗旨,主要的撰稿人,都是有连续性的。首先出版的是《槟榔半月刊》,然后改刊为《槟榔》月刊。

《槟榔》半月刊由暨南文艺研究会出版,创刊日期为1928 年10 月1 日,第二期10 月15 日出版。出版周期为半月。共计出版两期。发行者为南新书社,编辑为暨南文艺研究会,编者主要是陈毓泰、许敏、丁致中。

“暨南文艺研究会”是暨南大学历史上较有名气的学术团体。汪静之、章铁民与陈钟凡因为诗经解读问题展开了一场笔战。两人干脆另起炉灶,建立起了新的文艺团体“暨南文艺研究会”,并出版了《槟榔半月刊》。

为什么暨大会出版以槟榔为名的期刊呢?这是因为暨大的华侨背景。暨南大学的前身是暨南学堂,成立于1907 年3 月27 日,地址在南京薛家巷妙相庵。学校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招收华侨子弟。首批21 名学生为爪哇归国侨生,后来陆续加入56 名南洋各国侨生。1923 年创建了大学部,并迁至上海真茹。1927 年扩充为当时中国唯一的华侨大学—国立暨南大学。正因为有华侨,特别是南洋华侨的背景,这两种刊物以中国南方和南洋的特产槟榔为期刊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种以槟榔为名的期刊。

这一时期的暨南大学在上海滩名噪一时,有记载的学术团体大大小小有40 余个,如秋野社、暨南文艺研究会、槟榔社等。出版了《秋野》《槟榔半月刊》《槟榔》《暨南周刊》《真善美月刊》等多种刊物。这些刊物的撰稿人可以大致分为3 类,即侨生、本土学生和知名作家。

以本会同人名义撰写的《槟榔半月刊》发刊辞说:“我们都是青年人,我们出版这本半月刊,并不像目下时兴的杂志那样撑着一面号召的旗子或挂着一块招揽生意的招牌。我们不这样办,因为旗子与招牌是和脚镣手铐一样意义,是要范围天才囚禁天才的。

办这半月刊的原因,第一是要造成一个青年的文艺花园,让我们青年自由发表,不管纯文艺,革命文艺,恋爱文艺,什么文艺……都可发表,好像花园里不管红黄蓝紫各色花卉都可以开放一样。第二个原因是要造成一个青年自由发表言论的机关,言论自由是当时所提倡的,而青年更加需要言论自由,因为青年是最纯洁的、最清白的、最天真烂漫的、最光明正大的。青年要用大无畏的精神、不受任何约束、不受任何压迫、绝对自由地、放肆地、任性地说要说的话。

从发刊辞看,这个团体朝气蓬勃,像新下山的乳虎,不但想改变自己,也想改变社会。但是,因为种种原因,出了两期就改版,再出几期就只能解散了。好在,期刊虽倒,精神尚在,这些年轻人,在时代的大潮中,也做了一个弄潮儿。

《槟榔半月刊》由许敏主编,主要撰稿人有:刘觉、章铁民、汪静之、张天方、唐锦云、陈翔冰(《秋野》主编)、虚生、君石、吴松生、丁致中、张凤、陈玉平等。刊载的体裁比较杂,有小说、杂感、诗、词、小品、传记等等,不一而足。胡适曾将《麟之趾》译为白话文,刊于《槟榔半月刊》,备受读者欢迎。

杂志以槟榔为名,其中也有些文章提到了槟榔,特别是翻译的南洋作家的作品,很多以槟榔这个意向来推进故事情节。比如陈毓泰翻译的《蓝派的故事》,故事的女主人公:“这时,她正在忘形地卷弄着蒲叶与槟榔。”“少校……想晓得他有没有注意他的话我,但是她仍旧在低首整理着玻璃匣子。”

《槟榔》月刊共出版3 期,是《槟榔半月刊》的延续。1928 年12 月1 日出版了第一卷第一期创刊号,1929 年5 月20 日出版了第二期,1929 年8 月25 日出版了第三期。

《槟榔》月刊的撰稿人主要有:钟作猷、陈毓泰、李丝、陈玉平、唐锦云、许敏、俞国瑞、曾传习、江昌绪、温玉舒、林华光、赵华留、陈坚、葉日和、余少良、黄双联、杨秀鹤、赵竟青、陈坚、赵伯顺、王若兰、蓝文松、郑舜英、陈孟奋、朱玉桁、辛木、野岩等。体裁以小说、杂文、译作、诗词等为主。《槟榔》月刊的编辑是许敏和温玉书。

上一篇:中职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文素质教育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