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

“国际历史科学大会走出欧美,首次来到亚洲就选择了山东,我们感到非常荣幸,同时也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其正确的决策。一切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基础是历史科学,而中国的历史科学从山东起始。”山东省省长郭树清表示。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在习近平总书记致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贺信中,他用这句诗再次强调,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承担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

8月23日至29日,素有史学界“奥林匹克”美誉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来自90个国家和地区的2600多位中外学者汇聚一堂。这不仅是115年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次在亚洲召开,注册国家和地区数量也创历史新高。“大会首次走入亚洲,走进中国,对摆脱历史学研究欧洲中心主义的传统、开辟新的视角和思路将发挥开创性作用。”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教授说。

史学界的“奥林匹克”

117年前,法国人莫第尔或许不曾想到,他在海外外交史会议上发起的大会能在战火的洗礼与学术的碰撞中演绎成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并愈走愈远。

从1900年巴黎会议开始至今,115年间,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作为学术共同体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折射了19世纪末以来世界历史的变迁和全球人文社会科学在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的嬗变。

在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耶塔拉看来,“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已为多元文化议题和跨越不同文化边界打开了大门。每五年举行一次的国际史学大会,是史学家这个全球共同体的最大盛会。”

“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成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旨。正如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主席曾提到的,大会的成功之处在于把不同大洲和国家的史学家聚集起来讨论新的创新主体、新的方法和专题路径,并作出比较研究。一周时间里,来自世界各国的学者通过参与“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书写情感的历史”、“世界史中的革命:比较与关联”、“历史学的数字化转向”等四场主题研讨,以及围绕82个议题而展开的包括专题讨论、联合讨论、圆桌会议等175场各类会议,展示了历史学家们在摆脱欧洲中心主义和西方中心主义的研究框架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呈现他们在提升全球化历史和跨国际历史研究上的尝试。

与往届大会相比,这届大会特别强调对于青年学者的支持与资助。大会执行局不仅鼓励会议召集人积极发动青年学者提交论文,更设立了一项专门的临时性基金,为诸如来自东欧的年轻学者以及无法从自己所在大学获得经济支持的资深研究员提供资金支持。

不仅如此,本次大会还第一次为历史学家设置了“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奖”,旨在表彰那些通过自己的研究、著作或是教学工作在历史学界脱颖而出的同仁,那些对史学知识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历史学人。首位得奖人是来自法国的历史学家格鲁金斯基。“奖项规模相对较小,但在某种程度上它完全可以和诺贝尔奖或是数学界的菲尔德奖相媲美。”玛丽亚塔·希耶塔拉主席表示。

8月23日至29日,素有史学界“奥林匹克”美誉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在山东济南召开。“历史:我们共同的过去和未来”成为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主旨。

国际史学界的“中国时间”

“从1905年中国清朝学者在刊物上报道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到如今成功举办国际历史科学大会,中国等待了110年。”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直接参与了大会申办、筹备全过程,如今提起仍是感慨万千。

学术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时代的写照。“机遇和荣誉体现进步与实力,也充分表明国际历史学界对中国的重视和信任。”中国史学会秘书长王建朗表示。

五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史孕育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史学领域名家辈出、流传下来的典籍浩如烟海。但是,中国与国际历史科学大会却颇多曲折。从“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扼腕到“孜孜以求中国作为大会承办方”而不得,再到如今梦圆,这一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成就密不可分,与中国软实力的提升息息相关,更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紧密相连。“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空前提高。”张海鹏说。

本次大会创新性地将“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设置为首要议题,体现了国际历史学会、全球历史学家对中国的重视。正如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提到的,“如果说全球视野是认识中国的空间坐标,历史的视角就是认识中国的时间坐标。”来自意大利、法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12位学者在主题会议中分享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并吸引了更多学者关注中国历史进程,关注中国当前正在经历的深刻社会变革,探索中国作为一个新兴全球大国崛起的历史渊源。

上一篇:历史研究要做到“三个坚持”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