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依达拉奉联合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

0 引言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神经系统疾病,通常是因血栓形成或动脉壁上血栓脱落,经血液循环进入脑动脉,并使之受阻,造成对应部位供氧供血不足引起。急性脑梗死具有发病率高、起病急、病情严重及发展迅速等特点,临床症状多表现为眩晕、头痛、吞咽困难、言语智力障碍、半身不遂与猝然昏倒等,若出现大面积梗死,还有可能造成偏身感觉减退、偏盲偏瘫等,甚至是脑疝、四肢瘫与昏迷等,部分患者可因并发肺部感染、肾功能障碍、心功能不全等死亡。急性脑梗死多发于中老年人群,极易并发其他疾病,如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癫痫、脑心综合征等,严重者可致死。目前,临床多采取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但药物种类繁多,不同药物的疗效各不相同。本文为了深入探究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抽取了二零一八年六月至二零二零年六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样本从本院急性脑梗死患者中选取,共60 例,研究时间介于2018 年6 月到2020 年6 月之间,按照数字随机法分成两组,各30 例。对照组性别:男患、女患依次是18 例、12 例;年龄主要分布于53~68 岁,平均(62.)岁;发病到入院时间6~24h,平均(10.)h;体质量指 数(21.39~25.31)kg/m2平 均(23.)kg/m2。 观 察组性别:男患、女患依次是17 例、13 例;年龄主要分布于54~67 岁,平均(62.) 岁;发病到入院时间6~24h,平 均(10.)h;体 质 量 指 数(21.38~25.32)kg/m2,平均(23.)kg/m2。两组数据资料对比不影响研究科学性(P>0.05),可以比较。

纳入标准:(1)患者经颅脑CT 或MRI 检查后均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符合《急性脑梗死诊治规范》[1]中的相关诊断标准;(2)患者及家属均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

排除标准:(1)严重卒中者;(2)合并精神疾病者;(3)昏迷状态者;(4)90 天内发生过心肌梗死者;(5) 近期接受外科手术者;(6)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7)近期服用抗凝药物者;(8)近期应用肝素治疗者;(9)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10)中途退出者。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基础治疗,内容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调脂、控制血糖血压、改善脑循环、营养神经、防治并发症、改善脑代谢和对症治疗等。

对照组给予依达拉奉(生产厂商即:扬子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即:国药准字H,规格即:5mL:10mg)进行治疗:把30mg 的依达拉奉注射液加进250mL 且0.9%的氯化钠注射液之中,为患者辅以静脉注入,在30min 之中结束,每日2 次。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银杏二萜内酯葡胺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 药准字 Z),每次25mg,每天1 次,溶于0.9%的氯化钠注射液250mL 后静脉滴注。治疗周期均为 2 周。

1.3 评价标准

(1)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后NIHSS 评分减少(100~91)%,且病残程度0 级为基本治愈;NIHSS 评分减少(90~46)%,病残程度1~3 级为显效;NIHSS 评分减少(45~18)%为有效;NIHSS评分减少<17%或增加为无效。

(2)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参考NIHSS 量表[2]进行评价,评分为0~42 分,评分与神经缺损严重程度呈正比。

(3)比较两组日常生活能力:参考ADL 量表[3]进行评价,总分为100 分,评分越高日常生活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23.0 软件对本文中纳入病例的相关指标、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其中主要进行分析比对的指标包括2 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NIHSS 评分以及ADL 评分,将上述所纳入的指标进行分析,所分析的数据均通过(±s)的形式呈现,同时给予t检验,以P值作为2 组指标间差异的参考数据。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通过表1 可知,对照与观察2 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0.0%、93.3%,两组间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对比后提示其差异较为明显(P<0.05)。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

经过对比2 组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可知,在施予治疗措施前2 组各项评分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在分别施予不同治疗措施后发现,观察组的NI 各项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更优,同时2 组数据间的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对比后提示具有明显差距(P<0.05)。见表2。

表1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30 36.7%(11/30) 33.3%(10/30) 30.0%(9/30) 70.0%(21/30)观察组 30 60.0%(18/30) 33.3%(10/30) 6.7%(2/30) 93.3%(28/30)χ2 - - - - 5.4545

上一篇:中西方“双重城”空间结构形成过程的比较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