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的成立,不仅意味着民主革命的胜利。同时,表明中国共产党即将实现角色的转变,从带领人民夺取国家政权的革命党,转变为带领人民谋求发展与幸福的执政党。适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特殊背景,为更好应对执政后的新课题,带领人民实现经济恢复与发展,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成功扮演好人民赋予的新角色,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成为了必然。

一、“执政”的新挑战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虽已成立,但冷战格局以及中国共产党自身意识形态的追求,决定了周遭国际局势的复杂。同时,百年战争以及实现统一愿望所造成的窘困国内形势,加之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巩固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作风建设的紧迫性。

(一)复杂的国际局势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美、中苏间盘根交错的关系,决定了新中国所面临的外部局势之复杂。一方面,中美两国间的敌对。抗战胜利后,因美国支持蒋介石挑起的内战,这使得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被迫采取“一边倒”的外交政策,站在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自此之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了封锁禁运等方式,企图通过此举遏制新中国的成长。随后,朝鲜战争的爆发更是加剧了中美两国间的敌对关系。另一方面,中苏两国间的纠葛。中苏友好交往的历史以及共同的意识形态追求,使得在冷战格局下,维持友谊、加深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目标。早在1949年6月,斯大林就曾向中国共产党保证,只要“中国政府一成立”,苏联便“立即就承认你们。”[1]新中国成立后,苏联随即履行了这一承诺,开始大量援助中国,“老大哥”形象也日渐深入人心。虽然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两国实现了紧密协作,但在商讨签订新约的过程中,在中国政府,尤其是毛泽东的强烈要求下,苏联做出了让步,“这是斯大林在他登上权力宝座以来从未遇到过的事情。这不仅使他对毛泽东加入社会主义阵营的诚意表示怀疑,甚至产生了报复的念头。”[2]这给后续中苏间的交往带来隐患。不仅如此,新中国成立后,在美国的影响下,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对我国采取敌视态度。这样严峻的外部环境给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带来严峻挑战。因而重视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成为中国共产党适应与应对国际复杂局势的凭借。

(二)窘困的国内环境

百年的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伤痛,导致了国内环境窘困的现实。一方面,经济建设的现实挑战。从具体数据看,“1949年生产铁产量仅为最高年产量的13.9%;钢产量仅为最高年产量的17.1%。”[3]而农业方面,“到一九四九年粮食产量”,甚至“已经降至战前水平的百分之七十四点六”[4]。这样的现实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恢复与发展经济的实践带来巨大挑战。不仅如此,诸如物价上涨、物资短缺等问题,阻滞了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仅从1949年10月开始,纱布、粮食的价格在一个月内便实现两倍的增幅。有的物价甚至增幅达到六倍之多。同时,灾害的频发也成为影响经济恢复与发展的又一重因。仅1949年,由于水利设施的经久失修,全国被淹的耕地面积就已达“一亿两千一百五十六万亩,因灾减产粮食二百二十亿斤,灾民四千万人”[5]。这种天灾人祸以及自身基础的薄弱将新中国成立初的经济建设置于了阴影之中,给党的执政权威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国内统一事业仍未完成。新中国虽已成立,但国内仍残存大量国民党军队,他们不断地挑起战争,与中国共产党对抗。同时,匪患问题仍十分严峻。于当时而言,国内存有的土匪数量高达200多万,这些土匪打家劫舍,无恶不作,严重危害了人民生活与国家安全,阻碍了国家建设事业的开展,“不剿灭土匪,一切无从着手。”[6]不仅如此,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虽早已制定,但西藏当局却继续与帝国主义、蒋介石等反动势力相勾结,“企图依靠他们的力量来分裂祖国,恢复帝国主义在西藏的侵略势力”[7]。这样窘困的现实苛责着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为此,加强自身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成为党应对窘困国内现实的重要着力点。

(三)执政地位的巩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由居于一隅的革命党转变为执掌全国的执政党。这一角色的转变虽给中国共产党带来了成功的喜悦,但是于新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不仅面临着严峻的外部形势以及窘困的国内境遇,同时由于自身执政经验的欠缺,如何顺利实现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成功扮演好历史与人民赋予的新角色,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加强党的执政权威,成为执政后党所面临的重要难题。早于1944年,郭沫若便发表《甲申三百年祭》一文,通过总结明末农民起义失败的教训,向中国共产党说明入城后必须谦虚谨慎的道理。1945年,黄炎培应邀请来到延安。在同毛泽东的谈话时,黄炎培也向中国共产党提出,能否能够跳出“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这一历史周期率的问题。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力量源泉,正是由于人民的支持,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发展与壮大。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虽实现了由革命党到执政党的转变,但是同人民之间血脉相连的关系并没有改变。相反,党执政地位的巩固,国家事业的开展,更加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作风建设的核心问题就是保持党与群众血脉相连的关系。为实现角色的成功转变,更好地应对国际国内的诸多问题,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成为题中应有之义。不仅如此,如何合理利用执政资源成为“执政”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考核指标。之于中国共产党而言,新中国各项事业的开展,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从任何国家的经验、任何经典作家论述中难以寻觅到范本的。但由于建设经验的缺失,在面临复杂问题时,党又往往会从经典作家的理论中找寻支撑,进而本本主义、唯上唯书等现象频发。同时,“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为民办事,用得不好会误民误事,甚至滋生腐败。”[8]中国传统与近代的历史证明着这一亘古不变的真理。遂在获得巨大执政资源后,重视对于权力的有效制约,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尤其是作风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自由观念的澄明* ——《共产党宣言》的政治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