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略析中医“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原因

略析中医“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原因关晓光(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摘要:中医脉诊形成过程最主要的变化是《内经》“遍身诊法”到《脉经》“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通过研究认为,这种过渡和“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元气论,二是道德观。前者是“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内在依托和动力;而后者则是其形成的外部制约条件。关键词:脉诊方法;独取寸口;历史研究中图分类号:R241.1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392(2002)03—0066—01纵观中医脉诊形成和演进的全过程,最主要的变化莫过于由《内经》“遍身诊法”到《脉经)“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在《内经)中记载和运用的脉诊方法较多,如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寸口诊法、色脉合诊等,尚未统一,但应用最普遍的是三部九候遍身诊法。而至《脉经》,明确提出寸口三关的划分及其分主脏腑,逐步规范了二十四部脉及其脉象,完成了“独取寸口”脉法。究其脉诊由“遍身诊法”到“独取寸口”脉法过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试略析如下。1元气论+‘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内在动力中国古代人们普遍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老子》?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云:“通天下一气耳。”孟子认为:“气,体之充也。”万物均由气生成,人体及其经脉亦应如此。正如《素问,五常政大论》所云:“人受天地之气以化生命也。”据笔者统计,“气”一词在马王堆医书和{内经}中出现率均较“阴”、“阳”、“五行”等高得多。在《内经》中,不仅“经气”、“脉气”广泛使用,而且出现“气口”的概念。如《素问·五藏别论》:“是以五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王冰:“气口则寸口也,亦谓脉口,以寸口可候气之盛衰故云气口。,,《内经}虽有寸口之名,并有“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灵枢·禁服》)的寸口、人迎对比脉法,从而有出现“独取寸口”脉法的倾向,但其脉法仍以遍身三部九候为主,而寸口只是九候之一。《难经》提出“独取寸口”之说,《一难》:“寸口者,脉之大会,手太阴之脉动也。”《伤寒论》将《内经》之“人迎寸口”脉法进行发挥,加上趺阳脉而成三部脉法,其在脉诊上以寸口脉法为主,参以三部脉法等其他脉法,准确实用,虚化成分不多,可看作脉诊由遍身脉法向‘‘独取寸口,,脉法的过渡。至《脉经》完成了“独取寸口,,脉法,并规范了脉诊体系。笔者发现,这种过渡有着深刻的根据,尤其与元气论有着密切关系。在古人的思维中,人们遵循这样一个逻辑,即“万物均由气构成,人体任何经脉之任何一点处,均完全可以了解周身任何疾病。”那么,为什么独取手太阴脉脉口呢?这亦是基于古人的有关认识。《素问·经脉别论》中详细描述了“气”在人体中产生和流布的各个环节。“食气人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食气人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脉气流经,经气归肺,肺朝百脉,输精于皮毛。”全身皮毛、四肢百骸、五脏六腑,均由经络相联,经络内流动着“气”,故独取手太阴寸口,便可以了解全身任何地方的任何疾病。如此,切脉诊病,根本无需那么繁杂的遍身三部九候脉法,用一点取而代之,即简单又方便。2道德观——真,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外部条件脉诊最终独取寸口,还同中国传统道德观有密切关系。按传统道德观,男女授受不亲。明代医家李梃说,“如诊妇女须托其至亲先问证色与舌,及所饮食,然后随其所便。”张景岳也说:“今富贵之家,居奥室之中,处帷幔之内,复有以锦蒙其手,既不能行望色之神,又不能尽切脉之巧……吾恐神医不神矣。”诊手腕寸口动脉尚需如是,那么,切摸足背、触循脖颈,又成何体统。正所谓“妇女足趾亦不可取”、“以手扪妇女喉颈,亦属不便,,(见廖乎《人寸诊补正》),而象《内经}的遍身三部九候诊法,就更不可思议了。独取手太阴肺脉寸口,而不是他脉脉口,也许与该处生理特殊性有一定关系。如此处为大动脉,且微循环丰富,又有明显的骨骼标志,取脉既十分方便,又非常易行。但是,主要与两个因素关系最大:一是元气沦,二是道德观。前者是“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内在依托和动力;而后者则是其形成的外部制约条件。二者缺一不可,共同成为中医脉诊“独取寸口”脉法形成的最重要原因。·收稿日期:2002—m—02

上一篇:毛泽东关于合作医疗批示的来龙去脉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