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读

“文献传播与历史研究”小议

传播是指传受信息的行为或过程,文献是可持续存在并能重复利用的信息单元,文献传播就是人类以文献为媒介的信息传播,广义的文献传播包括文献的生产、流通、服务和消费、接受等环节,狭义的文献传播仅指文献的流通与服务。文献传播的实质是文献信息在时空中的传递、交换和共享的过程,也就是文献载体和文献信息在时空中迁移和扩散的过程。历史研究离不开文献,文献既可以是历史研究的对象,也可以是历史研究的工具。但是,文献产生以后,就存在着传播现象,此即谓文献传播。那么,文献传播与历史研究有哪些关系呢?文献传播对历史研究又有哪些影响呢?

文献是历史的产物,文献的历史实质上即是文献传播的历史,要利用文献研究历史,必须研究文献本身的历史,否则,我们就无法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文献信息及其科学价值。因此,研究文献的历史或文献传播的历史也是历史研究任务的一部分。文献传播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类社会中司空见惯古已有之的信息传播行为,几乎贯穿人类文明史的始终。在文字发明后,人类才摆脱了“口耳相传”的历史,逐渐进入文献传播时代。人类在创造了文献的同时,也就开始了文献传播。文献传播能够突破时空限制,将人类不断积累的文化传统代代相传。人类的文献传播活动多种多样,从简单的个体读书写作,到已形成完整运作体系的出版发行业、图书馆和档案馆的服务,再到电子文献的发表阅读,都是人类文献传播活动的组成部分。按照文献记录方式的不同,文献传播的历史可分为铭刻文献传播、手抄文献传播、印刷文献传播、电子文献传播等四个阶段。铭刻是指用刀、凿或硬笔在甲骨、铜器、碑石上刻写,传世的文字资料包括甲骨文、金文、陶文及石刻文字等。抄写是指用毛笔或硬笔蘸墨或朱砂在竹、木、帛、纸等载体上书写,又分为简帛和纸本(写本)两类。印刷是指采用刻版或活字排版方式制作书籍,其印刷物称为刻本。写本文献承前启后,在中华文明的传承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今文献划分为传统文献和电子文献(数字文献、网络文献)两大类型。传统文献是指长期以来人们使用的各种文献,包括铭刻、简帛、写本和刻本文献以及缩微文献和音像资料等,其特点是以模拟方式记录信息,文献信息是“原子”状态的信息。电子文献则是指以数字代码方式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磁、光、电介质上,通过网络传输并在计算机或者有类似功能的设备上阅读使用的文献。电子文献的产生是文献记录、传播方式的一次重大革命。网络作为一种新型传播平台,使文献信息的传播超出载体限制,大大扩展传播范围。电子文献的传播已不仅仅局限于计算机网络系统之内,随着无线移动网络的发展,电子文献可以在不同传播平台中传递,人们在手机、ipad、电视和各类电子阅读器上均可搜索和浏览。文献的历史演变过程和文献传播的历史进程,都值得深入研究,都将是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而且厘清了文献传播的历史规律,才能在历史研究中更准确地解读文献信息,把握文献的历史价值。

文献传播属于历史研究过程的一部分,而历史研究就是文献传播的行为,文献传播与历史研究有相互交叉的内容或环节。文献的搜集、整理和消化性处理,既是文献传播的形式,又是历史研究必经的环节。文献搜集将分散在各处的各种文献集合起来,这可能意味着各种文献的空间位移,这就是一种文献传播;而对集合起来的文献进行编年、分类、统计、图表化的整理,或进行数据库建设,这是对文献信息的初步加工,也是一种形式的文献传播,这里更具文献传播属性的就是进行数据库建设;而所谓的消化性处理是利用整理后的文献按初步的思考路径或预先拟好的写作提纲进行前期的分析或综合,这是对文献信息的深度加工,更是较高级形式的文献传播行为。当然,这些文献传播的行为,也属于历史研究的行为,或是历史研究的一些环节。文献传播过程包括以下程序:1.文献信息的生产;2.文献信息的组织加工;3.文献信息的传递;4.文献信息的接收利用。从历史研究的初步工作和要求来看,文献传播的4道程序在历史研究中都是有可能交叉进行的步骤。历史研究类似于文献信息的生产,历史研究的成果成为新的文献,成为传播的对象,这种新文献有可能更利于传播。

文献传播往往会形成或生成珍稀文献,珍稀文献的形成是文献传播的结果。珍稀文献则是历史研究中备受青睐的运用对象和研究对象,珍稀文献的利用有可能提升历史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和学术品位。历史研究中最希望得到利用的是珍稀文献,能否利用珍稀文献往往是衡量历史研究创新性的重要指标。

上一篇:探究天人之际 求索古今之变 ——刘再生教授四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8 《历史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